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港澳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青年患大腸癌60%機會傳下代 港大破解遺傳誘因

2006年09月06日 15:52

  中新網(wǎng)9月6日電 據(jù)香港成報報道,大腸癌是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癥,患者人數(shù)于過去20年急升七成,每年新增約3200宗病例,香港大學醫(yī)學院透過抽驗患者的腸細胞,發(fā)現(xiàn)部分遺傳性大腸癌個案,是由于遺傳性“甲基化”令抗癌基因“上鎖”,無法抑制癌細胞所致,透過量度細胞的“甲基化”水平,可有效預防遺傳性大腸癌。

   負責研究的港大醫(y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梁雪兒表示,當中約有10%至15%的大腸癌具遺傳性,35歲以下的大腸癌病患,更有六成機會將病癥遺傳給下一代。遺傳大腸癌中又以“遺傳性非瘜肉結直腸癌綜合癥”(簡稱“HNPCC”)最為普遍,占總病患人數(shù)的4%。

  她表示,遺傳性基因突變是引致“HNPCC”的主因,醫(yī)生可透過血液分析重組患者的基因排序,以測試對方是否屬“HNPCC”個案。

  梁雪兒續(xù)稱,港大醫(yī)學院的“遺傳性腸胃癌基因診斷化驗室”過去數(shù)年為70個患有“HNPCC”進行血液分析以找出突變的基因,其中一個由仁濟醫(yī)院轉介的三代人家庭,其基因排序完全正常,化驗室再抽取該家庭成員的腸細胞進行化驗,發(fā)現(xiàn)三代中皆有成員體內的抗癌基因出現(xiàn)“甲基化”(methylation),其中三人于年輕時曾患上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

   梁雪兒解釋,“甲基化”即部分基因被“上鎖”,不能發(fā)揮本身作用,醫(yī)學界過去一直認為“甲基化”不會遺傳,今次個案屬全球首宗“甲基化”引致遺傳性癌癥的個案。她建議50歲以下或懷疑自己有遺傳大腸癌的病患,可考慮接受“甲基化”水平的檢測,又建議“HNPCC”患者每隔一至兩年進行大腸鏡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及割除瘜肉,以防其演變成癌瘤。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