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造化,神工鬼斧,賦予了綿山旖旎秀美的自然風(fēng)光;人杰地靈,一方水土,造就了綿山獨特神奇的人文景觀。金代詩人周昂《登綿山上方》云:“環(huán)合青峰插劍長,山平如掌寄禪房,危欄半出云霄上,秘景中收天地藏。野闊群山驚破碎,云低滄海認微茫。九華籍甚因人顯,迥秀殊憐天一方!边@是對綿山正果寺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絕佳寫照。
寺內(nèi)保存著唐代思本、懷德;宋代師顯、智玄、金代神遠等12位高僧高道的包骨真身塑像,歷經(jīng)千余年,仍然保持了圓寂入滅時的原始形態(tài),筋骨不斷,靈氣不散,使正果寺成為國內(nèi)保存包骨真身塑像最多的寺院,堪稱世界奇跡。
據(jù)文獻記載和歷史傳說,這些高僧高道們遠離紅塵,虔誠修佛,與世無爭,樂善好施,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每年定期進行辟關(guān)辟谷修煉,修煉到一定功夫后,身體達到“金剛”不壞的狀態(tài)。此外,他們每天早晚在太陽升落天地交合之時,吸納天地之氣,涵養(yǎng)丹田之氣,使他們的精、氣、神長期保持極其旺盛的狀態(tài)。
綿山有著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環(huán)境,植被茂密,空氣清新,環(huán)境幽雅,冬暖夏涼,生長著1000余種中草藥,尤其以綿黃芪最為珍貴。還有山梨、山杏、沙棘、野山楂、山葡萄、獼猴桃等數(shù)十種山珍野果,都富含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抗癌物質(zhì)。綿山圣乳泉和石桐水等泉水富含人體必需的鈣、鐵、鋅、鎂等礦物質(zhì)。這些高僧高道們長期以這些食物和泉水為主要飲食,體內(nèi)的保健物質(zhì)超過常人,而有害物質(zhì)進入體內(nèi)微乎其微,得以健康長壽,自然老化,無疾而終。
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抱腹寺重修空王佛正殿碑》,記載了唐代高僧田志超入滅成佛后,被“包塑真容”。碑文說“(唐)太宗禮畢,敕賜空王佛號,包塑真容,創(chuàng)剎織女,感送袈裟,匾名抱腹寺也!贝讼袢员4嬖诒舅率鸬顑(nèi)。寺內(nèi)現(xiàn)存元代元統(tǒng)三年(1335)《焦居士真骨碣銘并序》更詳細記述了焦居士辟關(guān)辟谷,圓寂二十六年仍然軀體完好,被其孫包塑真身的全過程。碑文說:焦居士到抱腹寺虔誠修佛,“六鑿隨泯,顥氣充而丹田澤,不粒食者累年,而發(fā)玄顏赭,體愈寧健。諗寺僧曰:吾絕塵慮,當(dāng)返天真。因斂衽端坐,慨瞑而逝……。閱二十六稔,當(dāng)至元丁亥,而軀象宛然,備固如昨。孫添慮夫歷歲□邈終歸靡蠹,命工塑之,庶乎不朽!泵鞔_始流傳的《綿山十景歌》還介紹了其它地方的包骨真身塑像:“巖下有,朱砂洞,真人真圣,內(nèi)里有,包骨像,塑在其中!
這些高僧高道們生前經(jīng)歷傳奇且功力高深,樂善好施,普渡眾生。入滅后,靈氣不散,有求必應(yīng)。第一尊是唐開元年間高僧思本,幼年喜歡讀書,但在長安殿試不中。入綿山修佛后,常憐讀書人的艱辛,便數(shù)十年精修苦讀博記之術(shù),每遇求助前程之人,便全力輔導(dǎo),使他們?nèi)缭傅弥。思本圓寂后,仍有讀書人求拜,無不靈驗。明代介休人張煊幼年讀書不專,父親多次帶他到正果寺祈拜思本,崇禎元年,張煊果然得中進士,后官至河南道御使。還有一尊是晚唐人師顯,幼時聾啞,被抱腹寺僧收歸佛門后,久研醫(yī)治聾啞之術(shù),當(dāng)?shù)孛@啞兒童求之必治,被傳為“神僧”。后來,常有聾啞之人,祈拜師顯真身塑像。據(jù)說有人看見此像眼中落淚成丹,聾啞者服后便能說話。還有一尊是宋嘉佑高僧明哲,幼年家貧,常以乞討為生。成為抱腹寺住持后,約束寺僧節(jié)儉勤勞,但每遇貧困之人常施以齋飯,或贈與錢財,被稱為“施財圣僧”。后來每有求財之人,祈拜他的真身塑像,無不靈驗。據(jù)抱腹寺寺僧回憶,清代介休巨商候家,在其最鼎盛時常有人在此祈拜,故財源滾滾而來……這些高僧高道們的舍利真身塑像有求必應(yīng),被善男信女和當(dāng)?shù)匕傩辗Q為“肉身菩薩”,千百年來參拜者絡(luò)繹不絕,香火越來越旺。
游覽綿山正果寺,探索“秘景中收天地藏”的奧秘,解讀綿山博大精深而又神秘奇特的宗教文化,實在是各位佳賓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