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世紀劇院舉行的第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圓滿落幕。來自桃山學院大學的朝尾美佳出人意料地獲得比賽三等獎。這可以說是一個奇跡,因為參加本次比賽的選手,基本上都來自各國大學中的漢語專業(yè),而朝尾美佳卻是在一名中國留日博士免費開辦的“旭日中國語學!睂W習漢語的。這個免費漢語學校是如何培養(yǎng)出具有專業(yè)水準的學生?在這一奇跡的背后,是中國留日學子姜旭在艱難路上寫就的輝煌。
大膽抉擇
1998年5月,作為與大阪府友好交流的研修生,姜旭代表鐵道部赴日進行為期一年的企業(yè)技術(shù)研修,后續(xù)攻讀碩士、博士學位。2002年初,已經(jīng)是桃山學院大學碩士生的而立之年的姜旭,面對眾多選擇,他的想法是,作為中國人,有責任,也有義務(wù)為中華民族,為中、日兩國人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把中國的文化傳播給日本人,讓更多的日本人消除誤解,了解中國,喜歡中國。
抱著這樣的想法,姜旭大膽地萌生了免費開辦漢語授課班的設(shè)想。通過認真思考,他將學習班冠名為既與自己名字有關(guān),又有“日、中”兩字的“旭日中國語”學校,寓意“旭日初升”,象征蒸蒸日上,希望美好。2002年4月,“旭日中國語”學校開班了。為了事業(yè),更為了祖國,姜旭深為自己的抉擇所感動。
四年風雨飄搖 ,用心升起旭日。現(xiàn)在,“旭日中國語”學校的學員已經(jīng)從最初的2人變成了現(xiàn)在的45人,除了日本人,還有韓國等其它國家的學生。對此,姜旭欣慰地說:“學生們自稱旭日中國語學校為‘旭日中國語家族’這正是我所期盼的!為祖國奉獻海外學子的微薄之力,我今生無悔!
孕育希望
自2002年4月,學習小組開班至今,頑強拼搏的苦與樂只有姜旭最清楚。作為留學生,他要在一邊打工,一邊攻讀學位的情況下,堅持義務(wù)教漢語。雖然“旭日中國語”是免費的,是一項義務(wù)活動,但姜旭想,既然大家來這兒學習漢語,就要認認真真地,堅持不懈地教下去,再難、再苦也不能中途“流產(chǎn)”。雖然每周占用自己大量的時間,但看到學生們?nèi)绱苏J真學習漢語的熱情,他無比的欣慰。
姜旭非常注重教學方法,他講課時不但講拼音、對發(fā)音進行反復地練習與糾正。而且對句子成分,各種句型進行指導。在此基礎(chǔ)上還介紹成語、諺語、慣用語、歇后語等,結(jié)合許多寓言成語故事,加深學員的認識,幫助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他還把教學內(nèi)容同日本的新聞聯(lián)系起來,活學活用。為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他購買了30多本日語版的漢語書,自己總結(jié)做教案,教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等等。每到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姜旭就給學員們買回月餅、速凍餃子、速凍元宵等,與他們同餐,并給學員們講述中國的飲食文化和節(jié)日文化。正是這種“心與心”的交流,“文化與文化”的碰撞,使他苦心經(jīng)營的“旭日中國語”對學生產(chǎn)生了一種“家”的感覺,一種“家庭”的溫馨。
通過他幾年的不懈努力,學生們都把“旭日中國語”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學生們認為,在大學四年中,最快樂開心的時間是在“旭日中國語”中度過的;“在大學四年里,笑的最多的時候就是在“旭日中國語”的課堂上;在“旭日中國語”中不但學到了漢語,而且學到了怎樣去做人,如何去熱愛生命。
備戰(zhàn)大賽
為檢驗“旭日中國語”的成效,姜旭決定參加第五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西日本地區(qū)預(yù)賽,并把目標設(shè)定在了要進入北京的決賽。
在備戰(zhàn)大賽的那段日子里,他查找資料,準備演講內(nèi)容,反復研究觀看歷屆大賽的錄像,推敲策劃表演曲目。在準備的10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可以說是沒白天沒黑夜,費寢忘食。沒有睡過幾天安穩(wěn)覺,披肝瀝膽,殫精竭慮。特別是在西日本預(yù)賽進入最后階段時,他一天睡眠僅4個小時,由于長期緊張疲勞,造成神經(jīng)性頭疼,有時甚至出現(xiàn)了徹夜難眠的狀態(tài)。幾次生病,咳嗽不止,但他還是邊吃藥邊輔導學生的發(fā)音及演講技能。從今年2月底開始輔導學生參加比賽,他晝夜不分,廢寢忘食。記得剛開始時,學生有一種抵觸心理,為什么要費這么大勁準備這次比賽?他告訴學生,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正是通過三個月大強度的集訓,學生有了長足的進步,并在西日本預(yù)賽中取得了第三名。這時姜旭告訴他的學生,像我們這樣一個非正規(guī)漢語學習班,要想取得驕人的成績,得到社會的認可,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有超常的勤奮和超人的膽識。
為了在北京舉辦的“漢語橋”決賽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在學校沒有給任何經(jīng)濟援助的情況下,姜旭還是自費帶領(lǐng)學生提前一周抵達北京。他深知音樂這門學科,已經(jīng)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加之決賽中準備表演的鋼琴彈唱《同一首歌》,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歌曲,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否則將前功盡棄。對此,姜旭決定給學生聘請專業(yè)老師進行輔導。一小時200元人民幣的高昂費用使得這個窮留學生,在北京過起了“吃燒餅”的日子。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學生的才藝表演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為奪得三等獎提供了保證。
學子情懷
“溝通是理解的基礎(chǔ)”,“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姜旭的事跡及“旭日中國語”的精神,國家漢辦做出肯定的評價,得到了中國駐大阪總領(lǐng)事館的認可,受到多家媒體的采訪并進行了大力的宣傳,并被60多家網(wǎng)站轉(zhuǎn)載。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日兩國之間的交流,也不僅僅在文化,在經(jīng)濟貿(mào)易領(lǐng)域等方面也有了長足的擴大與進展。作為海外學子的姜旭,他認為有義務(wù)為推動這項偉大的事業(yè)而做出努力。雖然在日本仍然有些模糊認識,不利于兩國人民的交往,但他堅信,這并不能影響兩國關(guān)系的發(fā)展,也不會影響他給日本人民傳播偉大中國的文化歷史。到目前,在日本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已達到100多萬人,漢語已成為繼英語之后的第二大外語。在日本709所大學中,開設(shè)漢語課的越來越多,僅在日本關(guān)西地區(qū)55所大學中,選修漢語的學生就近10萬人。在電車里,一邊坐車一邊學習漢語的情景隨處可見。這也證明了,日本正在興起了一股“漢語熱”。另外,每年的招聘求職說明會上,會不會講漢語,已經(jīng)成為各公司招聘人材的一項重要指標。當然,在日本的漢語推廣還有一段很漫長的道路,還需要去做大量的努力及工作。但是,姜旭深信“溝通是理解的基礎(chǔ)”,“語言是溝通的工具”。只有讓更多的日本人民了解中國,學習漢語,推廣中國文化,才能使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地友好交往下去。
英雄無悔
我們把時間退回到2006 年2月。當時姜旭決定派學生參加“漢語橋”比賽的同時,他面臨著一個最艱難的選擇。因為當時他已經(jīng)取得了博士學位,并收到國內(nèi)兩家大學的就職邀請,是踏上回國之路?還是留下來輔導學生參加這次世界大賽?說句心里話,在日本留學了六年,父母及家人為他付出了許多,欠他們的也太多太多了。一邊是等待他輔導的“旭日中國語”的學生,一邊是急切地盼望他早日回國的家人。何去何從,他陷入了迷茫之中,那真是一段痛苦迷茫的時光。他恨不得將自己分成兩半,一半留在日本,一半回到祖國。痛定思痛,他還決定留下來進行大賽的準備工作。因為“旭日中國語”是他花費四年半的時間,付出了大量心血的結(jié)晶。“旭日中國語”離不開他,他也舍不得“旭日中國語”,這個學習班的學生也割舍不了對他的感情。責任使然,使他也放棄了在那兩家大學就職的絕好機會。有人說:“你付出如此之多、失去了絕好的就業(yè)良機沒有遺憾嗎?”姜旭的回答是:“把理想當成事業(yè),為民族做一些事情,是我人生的一種追求,這才是我一生中最難得的機會!”(來源:日本《關(guān)西華文時報》;記者曲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