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2日電 據(jù)人民日報-華東新聞報道,房貸下降對于銀行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房貸下降有利于減輕樓價下跌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房貸下降必然給銀行運營帶來壓力。今年3月以來,上海各大銀行相繼出臺措施收緊房地產信貸,以降低樓市波動帶來的金融風險。調控政策效應顯現(xiàn),銀行卻發(fā)現(xiàn)自己正面臨另一種尷尬:大量新增存款無處可去,銀行盈利開始縮水。
閑錢涌入 放貸限閘
從今年一季度起,上海地區(qū)的儲蓄存款增速幅超過以往。央行上海分行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6月末,上海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1594.1億元,同比增長15.7%。存款提速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人民幣升值促使部分市民將手中的美元結匯,其中絕大部分又以人民幣存款的形式回流銀行。二是加息因素增強了居民的儲蓄意愿,再加上樓市低迷,許多原本打算購房的市民持幣觀望。
與此同時,上海各大銀行的貸款出現(xiàn)“滯脹”。今年1至6月,上海市本外幣貸款增加1191億元,同比少增63億元。自從3月份央行房貸利率政策調整和七部委指導意見出臺以來,上海房地產信貸投放特別是個人住房貸款增長過快的現(xiàn)象得到有效控制。至6月末,上海中資商業(yè)銀行人民幣自營性房地產貸款余額4044.55億元,比年初增加559.13億元,增長16.04%,增速同比回落3.94個百分點,同比仍多增71.07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761.76億元,比年初新增316.24億元,比年初增長12.9%,增速同比回落7.2個百分點,同期少增37.18億元。二季度個人房貸的同比增速比一季度下降4到5個百分點。
房貸下降對于銀行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房貸下降有利于減輕樓價下跌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房貸眼下仍屬優(yōu)質資產,是銀行賺取存貸利差的重要來源,房貸下降必然給銀行運營帶來壓力。
調控之手 悄然松動
面對如此窘境,滬上銀行一度緊握的調控之手悄然松動。
央行上海分行先是主動為房齡10年左右的二手房貸款限制性政策松綁。之后,又提請各銀行“密切關注并解決下半年可能出現(xiàn)的貸款增長后勁不足的問題。”同時,建議“積極尋找并支持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支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和擴大居民消費,正確把握信貸投放的方向、重點和力度,保持信貸平穩(wěn)合理增長。”
與此呼應的是,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8月17日宣布,將購買第一套自住住房的公積金貸款額度從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
事實上,滬上銀行的房貸市場在二季度已經(jīng)出現(xiàn)回暖跡象。在經(jīng)歷了4月份4.07億元的負增長之后,上海商業(yè)銀行房地產開發(fā)貸款在5、6月份出現(xiàn)了較快上漲,合計增長162.6億元。同期個人住房貸款也走出低谷,4、5、6三個月的個人住房貸款增長額分別為38.29億元、20.75億元、35.89億元,呈明顯的“U”型增長。
房貸創(chuàng)新 生不逢時
房貸緊縮也給進行中的房地產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出了道難題。
8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2004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預計首批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將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具有可預期收入的資產通過發(fā)行證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獲取融資,提高資產的流動性。
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認為,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有利于銀行迅速回流資金,擴大融資渠道。商業(yè)銀行的風險被分散給其他投資機構和單個投資者,提高銀行系統(tǒng)的安全性。
不過,在樓市低迷的背景下,這個被寄予了厚望的新產品“生不逢時”。復旦大學金融系孫立堅教授認為,前期房價急速上漲過程中,銀行一直將房貸視作優(yōu)質資產,在暫時沒有影響流動性之前,銀行不愿意將這塊資產拿出來進行證券化,所以錯過了房價上漲這一好時機。
尹伯成認為,金融機構進行資產證券化,更多的是希望將不良資產推向證券市場。發(fā)行抵押支持證券融來的資金又會面臨無處放貸的局面,反而將按揭貸款產生的利息讓給投資者,使銀行缺乏主動性。(田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