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12月7日上午10時30分,備受關(guān)注的“見義勇為案”在成都市成華區(qū)法院公開宣判,當法官宣布判決結(jié)果時,旁聽席上響起震耳的掌聲。法院認定,一死一傷的后果是搶劫疑犯羅軍等人為擺脫追趕而高速行駛造成的,胡遠輝、羅軍實施搶奪行為后,張德軍等人駕車追趕二人,只是意圖將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扭送公安機關(guān)!八,張德軍駕車追趕胡、羅二人的行為是合法、正當行為。被告人張德軍無罪,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報道推出后,有很多人通過各種媒體對這一案件發(fā)表評論,但是其中有很多誤讀,需要予以分析和糾正。
誤讀之一:法院的判決是在民意左右下作出的。據(jù)報道,此案的旁聽群眾為見義勇為者拉起支持的橫幅,判決后又為判決結(jié)果鼓掌和歡呼。于是乎,有些人就斷言法院作出這樣的判決是為了迎合公眾“集體激動”和集體的不理智。其實,從案件的審理來看,判詞中并沒有提到民意問題,既沒有說社會公眾普遍要求對被告人張德軍判決無罪,也沒有提到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方如何“民憤極大”,而是根據(jù)庭審質(zhì)證的結(jié)果,推斷出法律事實,然后依法作出了判決。提起民意,這是一個非常不好把握的問題。我們要思考哪些人的民意才算是民意,是一個村的人表示民意,還是一個鄉(xiāng)、一個縣的人表示民意,才算得上民意?這些量的尺度很難規(guī)范。是憤憤不平,還是怒火中燒,才算得上民意?這些質(zhì)的內(nèi)涵很難統(tǒng)一。刑事審判考慮民意,是封建社會長期人治過程中形成的積習。封建官員在行政與司法合一的體制下,判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百姓的安定,也就是民意的迎合。而現(xiàn)代司法理念卻強調(diào)司法的獨立性,要求裁判者在進行司法裁判的過程中,只能服從法律的要求及良心的命令,而不受任何來自法院內(nèi)部或者外部的影響、干預或控制?v觀“見義勇為者無罪”一案,絲毫看不出法院受到了民意的不當干預,無論是歡呼民意取得了勝利,還是責備民意左右了判決,都是一些主觀上的臆斷,是沒有任何事實根據(jù)的。
誤讀之二:所有的見義勇為者都應(yīng)該受到法律的庇護。法院之所以作出了被告人張德軍無罪的判決,主要不是因為他是一位見義勇為者,而是因為“一死一傷的后果是搶劫疑犯羅軍等人為擺脫追趕而高速行駛造成的”。這是法院據(jù)以判決被告人張德軍無罪的法律事實。有些人拋開這個個案的特殊情況,盲目地斷言所有的見義勇為者都應(yīng)該受到的法律的保駕護航,好像個案的結(jié)果可以成為所有涉及見義勇為行為案件審理必須照搬照抄的范例;還有的指摘法院是因為被告人張德軍的行為屬于見義勇為,就拿道德標準來支配判決,對被告人張德軍網(wǎng)開一面。其實,這些都是對此案的誤讀。見義勇為是應(yīng)該受到社會褒揚的,但是超過一定的幅度和采取錯誤的方式觸犯了刑律,照樣應(yīng)該受到法律的懲處。這起案件中判決被告人張德軍無罪是有其特殊緣由的,不能因此來推斷所有的以暴制暴行為都是合法和無罪的。
誤讀之三:搶劫嫌疑人家屬提起刑事自訴和附帶民事賠償是惡人告好人。這種誤讀在案件審理的報道中有體現(xiàn),尤其是在旁聽案件庭審的群眾中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盡管新的刑法實施了多年,但是有罪推定的思維定勢在社會各界還有很大市場。其實,訴權(quán)不等于勝訴權(quán),法院依法受理案件并不等于就是要一定支持自訴人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的訴請。在案件沒有審理前,自訴人和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的訴請能否得到支持,都處于待定狀態(tài)。搶劫嫌疑人家屬提起的自訴和附帶民事訴訟,只要符合法院的立案條件,法院都應(yīng)該充分保障其訴權(quán),依法受理案件。盡管經(jīng)過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搶劫嫌疑人家屬敗訴,但是他們行使訴訟權(quán)利的行為是正當?shù)模^對不能等同于誣告等違法行為。
同樣一件事情,人們從各個角度來評判它,這本來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但是如果不講法治原則,想當然地隨意下斷言,就會形成很多看似入情入理、實則荒誕不經(jīng)的謬誤。這些謬誤一旦通過媒體傳播開來,就會對很多的人產(chǎn)生誤導。這樣看來,甄別這些誤讀,來一次撥亂反正,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為此,筆者不避淺陋,作出以上分析以正視聽,甘愿充當引玉之磚,期望能夠引發(fā)有識之士的深入探討。
(來源:中國法院網(wǎng) 作者:徐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