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2日電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載文稱,2006年中日關系根本好轉或全面惡化的可能性都不大,中日關系既沒有壞到谷底,也沒有不可救藥,小泉之后的形勢值得關注。
文章認為,從2004年到2006年,中日關系可能呈現(xiàn)以下軌跡:“政冷經熱”——“政冷經涼”——“政冷經溫”。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35周年,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如果中日兩國能把握機遇,經過雙方共同努力,中日關系有可能迎來轉機,出現(xiàn)“政溫經熱”局面。否則,中日關系很可能陷入長期惡化的戰(zhàn)略困境。
2005年中日關系磕磕碰碰,政治關系進一步惡化。小泉首相第五次參拜靖國神社,造成中日首腦在多邊場合的會晤也難以舉行。加之日本右翼教科書再度通過政府審定,日美通過“2+2”安全磋商的聯(lián)合聲明公然把臺灣問題列為“共同戰(zhàn)略目標”,以及日本政府“授權”日本企業(yè)在東海有爭議地區(qū)開采油氣資源等,使中國民眾的感情受到嚴重傷害,導致中日關系進入邦交正;詠碜罾щy的時期。
文章指出,與“政冷經熱”的2004年明顯不同的是,2005年上半年的中日經貿關系也受到嚴重影響,下半年則開始回升。
據(jù)中方統(tǒng)計,2005年1~10月,中日貿易同比增長10.4%,低于中國外貿總額24%的增長速度。日本在中國外貿中的比重已降至13%,低于歐盟的15.3%和美國的15%。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對華出口的減少,2005年1~10月同比只增加4.9%,其中5月為零增長,遠低于2004年20%以上的增長速度。即便2006年中日貿易能達到2000億美元,日本在中國外貿中所占比重也可能降至12.4%。與此相反,中國在日本外貿中的地位則趨上升,已占日本外貿總額的近17%。
2005年下半年,日本對華出口顯著回升,中國已成為超過美國的日本最大貿易對象國。這一點,在日本對華直接投資方面表現(xiàn)得也很明顯。2005年上半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項目減少8.2%,協(xié)議金額減少0.4%,實際投入金額增長20.4%;下半年隨著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中日經貿合作,日本對華直接投資開始回升。從上述變化不難看出去年4月涉日游行產生的影響,以及中國政府采取相應措施后所產生的效果。
文章認為,2006年中日關系可能出現(xiàn)“政冷經溫”局面。小泉首相堅持參拜靖國神社的同時,強調中國發(fā)展對日本是“機遇”,實際上在對中國推行“政經分離”的政策。日本企業(yè)界仍希望通過日中經濟合作,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中國認為,政治關系長期冷淡將難免影響經貿關系的順利發(fā)展,同時不贊成把經濟問題政治化和盲目抵制日貨。盡管中日兩國經貿關系發(fā)生結構性變化,但兩國合作潛力依然巨大。即便是在競爭激烈的能源開發(fā)領域,中日在東海有爭議地區(qū)實現(xiàn)共同開發(fā)仍將具有重要的經濟與政治意義。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危機可能變?yōu)檗D機,并成為兩國關系改善或降低民族情緒對立的一個突破口。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及中國“十一五”規(guī)劃,都將為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諸多商機。日本在節(jié)能降耗、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新技術,都值得中國學習。遺憾的是,中日之間巨大的合作潛力被不正常的政治關系所壓抑,至今難以充分發(fā)揮!敖洘帷痹凇罢洹焙饕u擊下很難維持,能保持一定溫度已算是稍慰人意了。另外,如果人民幣兌日元升值過猛,日本對華直接投資便可能減少。(作者劉江永為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