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jīng)|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chǎn)|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庫|圖片網(wǎng)|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chǎn)經(jīng)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夜宴》變成"晚飯" 惡搞提前向馮小剛張藝謀下手 (2)

2006年09月13日 10:13

  解讀

  大片自身毛病是主要誘因

  韓浩月(媒體人士):有大片之名無大片之實,是惡搞頻發(fā)的主要誘因。大制作的概念流行不過幾年,以國內現(xiàn)有制作水平,拍攝不出比肩好萊塢的電影,情有可原。但國內導演的好大喜功,使得大片在他們手中變了味兒。不拍攝一部投資過億的電影就不是頂尖導演,不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拿一回獎就算不上圈內領袖,在工具主義和個人利益的驅使下,拍攝出的東西形式空洞、內容乏味,空有大片的架子,看不到大片的氣勢。

  虛假宣傳和刻意造勢讓觀眾對大片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實際上,除非是驚世之作,誰都沒法承受住這么高的期待值。一部真正有藝術價值的作品,要憑借導演的審時度勢和豐厚學識。若想順便票房也豐收的話,得走進觀眾中間了解一下他們真正需要什么。一味闡述高深理論,固執(zhí)地把電影當成體現(xiàn)個人實力的實驗品,這無疑是自絕于電影欣賞水平日新月異的觀眾。

  背后是集體精神抑郁

  端木(評論家):嚴肅批評的缺席,致使惡搞流行。過去,我們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國民的精神抑郁。很多時候,惡搞在“解構”的意義之外,也是一種精神重壓向外宣泄的過程。壓力太大,生存太難,惡搞成為一種被變異了的宣泄。

  惡搞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其流行背后,潛藏著全社會集體的精神抑郁。

  不應成為公共文化行為

  張芙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目前,網(wǎng)絡為受眾提供了空前未有的自由度,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人可以不負責任地表達個人的情緒和感覺。因為,網(wǎng)絡也是一種文化產(chǎn)品,它不僅包括個人的欲望和快樂,還包括群體的共同經(jīng)歷,或者說,至少部分地包括來自共同的理想和社會希望的表達。

  所以,一個人即使在網(wǎng)上發(fā)表意見,也不能僅僅考慮完全來自個人的感受!稛o極》雖然有很多形式上的不妥,但它所思考的問題是很嚴肅且具有現(xiàn)實性的,完全不是單純的“一個饅頭”的問題,“惡搞”可以是一家之言,但因此成為蠱惑或擾亂人們審美鑒賞力的公共文化行為就不是好現(xiàn)象。至于公映之前的“惡搞”,只能看作是嘩眾取寵的自我貶低行為。(孫毅蕾 孫玲)

[上一頁]  [1]  [2]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