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者而言,上法庭多少有些像掉進了一個黑洞:一旦企業(yè)打起官司,尋常的金融法則就不再適用,股價會因為法官和陪審團的一言一行而劇烈波動。雖然如此,從歷史經(jīng)驗看,豐田汽車公司與越來越多訴訟人之間的訴訟戰(zhàn)應該不會給投資者帶來災難。
本月早些時候的日內(nèi)瓦車展上,豐田汽車的一款FT -86概念車律師事務所Lanier LawFirm的律師Dana Taschner認為,豐田案將與當年默克公司的萬絡案相似。萬絡下架時默克的市值縮水280億美元。2005年8月和2006年8月的兩次法院的不利判決導致默克當日股價分別大跌7.7%和5.7%。
不過總的來說,默克勝訴的案件多于敗訴。更重要的是,2006年8月之后,大多數(shù)案件的判決對該公司股價已無影響,表明市場注意力已轉(zhuǎn)移。當2007年11月默克宣布以48.5億美元就萬絡案達成和解時,該公司股價已收回之前的全部失地,表現(xiàn)甚至超過整個醫(yī)療保健行業(yè)。
同樣地,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也上演過一出源起厄瓜多爾的環(huán)境破壞訴訟戰(zhàn)和公關危機。當2009年5月媒體對該案進行鋪天蓋地的報道時,雪佛龍股價開始滯后于埃克森美孚。投資者當時認為該案將使雪佛龍損失150億美元,遠高于以往同類案件。不過自此以后,雪佛龍股價開始反彈,且大幅領先埃克森美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