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孕妇孕交在线视频,2020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各國因汽車召回制度不同 由大走強只有靠法律
2010年03月15日 09:45 來源:新京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面對中外各國因汽車召回制度不同而引來的爭議和不平等待遇問題,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汽車代表們上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未雨綢繆,及時制定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及配套措施,并在鑒定碰撞標準和相關設備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行業(yè)協會和企業(yè)代表更是直言指出,加強法治化建設是中國汽車由大走強的必經之路。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的汽車召回在推進立法工作上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隨著中國汽車產銷去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市場后,人與汽車的矛盾正在逐漸加劇。汽車專家表示,以汽車召回事件為例,雖然近年來國家質檢總局加大了在國內汽車銷售的召回力度,但與國際市場相比力度仍然不夠。據統計,去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7619萬輛,而召回汽車只有136.482萬輛,不足2%,而美國則高達10%。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認為,這主要是很多企業(yè)對召回這個字眼還比較敏感!捌鋵嵳倩厥呛苷5模矣X得要擺正心態(tài)。產品召回并不等于企業(yè)不行,反而正是體現了社會責任感!

  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稱,這需要我國未雨綢繆,盡早制定科學的應對策略。“要確定汽車缺陷舉證責任標準”,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左延安表示,由于我國的汽車“三包”一直沒有出臺,因此根據現有法律規(guī)定,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即實施侵權行為、存在損害結果、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間有因果關系。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現在舉證責任主體不明確。他認為,今后應該明確,如果用戶向法院主張廠家產品存在缺陷,那么應當先由用戶證明產品存在缺陷以及因該缺陷造成用戶自身損失后,廠家再就《產品質量法》規(guī)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

  曾慶洪也表示,召回制度應該更加法治化,在鑒定碰撞標準和相關設備等方面應進一步完善,而廠家以后對碰撞的技術鑒定也要更加細化。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直言,由于法制缺失,這使得在中國的違規(guī)成本遠低于國外,自然會出現不公平待遇!霸趪猓瑥S家隱瞞嚴重質量缺陷及相關真相的,負責人可能被判處15年的徒刑,廠家可能被罰款1500萬美元。按照日本的相關法案,處罰額可能由100萬日元升至2億日元。而中國《汽車缺陷產品召回規(guī)定》中的最高處罰僅3萬元人民幣!绷_磊表示,這也使得不少企業(yè)不愿意在中國召回相關產品,或者僅小量召回。

  記者上周從國家質檢總局相關人士處獲悉,目前我國的汽車召回在推進立法工作上正在加強,更加嚴格的《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已經對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正在加快制定。

  同時,國家質檢總局還成立了“全國產品缺陷與安全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目前,汽車風險評估、產品召回有效性、產品召回追溯等方面的標準制定工作正在順利開展。國家質檢總局表示,隨著中國汽車召回機制的不斷成熟,很多企業(yè)都加入到了召回行列。

  - 召回事件歷史回顧

  三菱

  2000年8月,三菱汽車公司對外承認,由于離合器存在缺陷等問題導致人員死亡,三菱在日本政府和外界輿論的壓力下,被迫在日本與全球范圍內召回多達150萬輛汽車。由于在正式召回前,三菱向政府掩蓋了自1977年起20余年的顧客投訴,此次召回使得三菱名譽掃地。2004年,三菱汽車又不得不承認自1996年以來生產的12萬輛卡車輪胎部分存在缺陷,實施召回。

  日產

  2001年11月,日產汽車宣布全面召回1998年4月至2000年12月間生產的11種車型。兩年后的2003年10月,日產公司再次宣布在全球召回高達25個車型的255萬輛汽車,這是當時日本歷史上第二大召回事件。據了解,日產為此次召回付出了150億到160億日元(約合1.38億至1.48億美元)的代價。

  通用

  通用公司本月宣布,為解決主力轉向系統問題,將在北美市場召回旗下共計130萬輛緊湊型汽車。

  此前,通用還多次大范圍召回了旗下SUV和卡車等車型,因各種問題2003年至今共召回160余萬輛汽車。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