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車展我們早就報名了,也簽合同了,卻把我們和零部件展商放在一起。到最后,主辦方又給我們找了一個整車展位,但我們決定不去了!奔瘓F董事長李書福一向很有骨氣,200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吉利的“中國風”式展位頗為吸引眼球,一系列新車和概念車的展示,為吉利打響了法蘭克福的第一炮。今年,打算繼續(xù)參展的吉利,面對主辦方的“刁難”,采取了拒絕參展的態(tài)度。
雖然錯過了在國際車展上展示的機會,但李書福不覺得可惜,事實上,他更擔心“有幸”參展的中國同胞的命運。從法蘭克福車展的“陸風碰撞門”事件,到底特律車展被諷刺的長豐概念車,中國自主品牌一向沒有受到過禮遇。本來出國參展是件光榮的事,回來的時候卻都不敢抬起頭來了。國外的負面報道“回國”速度很快,中國企業(yè)在海外參展就已經(jīng)搞得焦頭爛額了,回來還得不停地發(fā)聲明,想著法挽回聲譽。
本次法蘭克福車展還未開幕,有關(guān)中國車的鬧劇就已經(jīng)提前上演了。日前,德系豪華車兩巨頭奔馳和寶馬分別透露可能對雙環(huán)汽車進行法律訴訟,理由是雙環(huán)旗下兩款車型SCEO和小貴族(Nobel)存在侵權(quán)。
據(jù)了解,引發(fā)本次糾紛的誘因,應該是雙環(huán)汽車準備在法蘭克福車展上亮相。寶馬和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公開表示,若雙環(huán)汽車將其“抄襲”版本車型在任何國際車展上展出,寶馬、戴姆勒-奔馳將采取法律措施,以保障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在兩大巨頭的壓力之下,雙環(huán)汽車表示,將不會參加這次法蘭克福車展。
吉利和雙環(huán)都無緣法蘭克福,華晨很幸運地獲得參展權(quán),卻承受著不小的壓力。華晨汽車總裁劉志剛告訴記者,華晨將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展出尊馳、駿捷和轎跑車M3。M3將于9月底在中國上市,華晨讓這款車率先在德國露面,也有產(chǎn)品營銷上的考慮。
雖然華晨參展準備非常充分,但當記者問起,歐洲人對中國汽車的印象是否有所改觀時,劉志剛不置可否。很顯然,中國車接二連三在國際車展上受到不公平待遇,直接影響了其在歐洲大眾心目中的印象。劉志剛表示,中國車的確在國際上受到很多批評,但如果把這些批評認真分析一下,其中有一些還是不無道理的。他認為,能夠在國際車展上了解到海外消費者對中國汽車的評價,是十分難得的,如此才能對自己的產(chǎn)品進行持續(xù)改進。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海外媒體言詞過激的批評,也許中國的不少汽車企業(yè)還會悠然自得于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設計,而忽略了產(chǎn)品的缺陷。參加法蘭克福車展是一次歷練,甚至還會有屈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從中獲得的寶貴經(jīng)驗,卻是得來不易的。
在國際大型車展中,中國車一向都是弱勢群體。外國人看中國,是帶著獵奇的心理的,他們對中國車的成見,是在親身感受中國車之前,就已經(jīng)形成的。帶著強烈主觀意愿和不信任心理,來評價中國汽車,的確會讓我們感到無法承受。但要改變他們的看法,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奇瑞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jīng)理秦力洪對“陸風碰撞門”事件的看法頗引人深思,他說:“奇瑞那次沒有參加法蘭克福車展,如果奇瑞去了,被責難的可能就是我們了!笔聦嵣,被責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連膽量和信心都沒有。如果害怕被妖魔化,就不去參展,那么外國人對你的成見就永遠不會消失。
妖魔化中國汽車企業(yè),已經(jīng)成為海外媒體的一種“時髦”行為,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也暗示他們對中國車有著深深的畏懼。為什么中國車只要在國際車展上亮相,就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這無疑證明著,中國汽車業(yè)在進步,在壯大。對于傀儡式的沒有創(chuàng)新的汽車產(chǎn)業(yè),外國人是沒有興趣評價的。當中國車成為海外媒體競相報道對象的時候,不論是褒是貶,都預示著中國汽車工業(yè)已經(jīng)在海外形成了一定的威懾力。(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