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又是一年一度的“質量月”。說起汽車質量,與之關連最緊密的便是安全和生命,而隨著私家車的用戶越來越多,這一問題也就愈顯得重要。每每在媒體上看到發(fā)生交通事故時支離破碎的現(xiàn)場畫面,或是被擠壓至只有幾十公分的車體殘骸,質量,就愈發(fā)讓人感受到它的份量。
中國消費者有時也的確有些悲哀,他們或許津津樂道自己這輛車有多便宜,或許也知道自己的車有幾個安全氣囊,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愛車的油箱是不是鐵皮做的,自己愛車的內飾材料中甲醛是不是超標,自己愛車身上的焊點是不是一年都不到就全部生銹了。
記得以前有則奶粉廣告,說其采用的是荷蘭優(yōu)質奶牛的奶,潛臺詞很清晰,我的奶粉質量靠得住。同樣,汽車行業(yè)里也常見類似的宣傳招式,有標注全套安全系統(tǒng)都是博世打造的,有宣傳發(fā)動機采用鋁材構成的,有承諾服務保證讓消費者滿意的……其目的也就是向消費者傳遞一個信息:我的車,質量有保證!
但是,構成一輛車成為一款合格商品的軟硬部件有很多,廠家不可能將所有部件都標明出處來源,公示給消費者,反之對消費者亦然。但這并不表明消費者會輕易放棄或改變對質量的追求。這一兩年中,日系車花費巨大財力來宣傳自己的車型在安全上其實不比德系車差,甚至更出色,就是緣于許多消費者中間存在的一種認同德系車質量過硬、安全有保障的共識而致!
應該說,現(xiàn)在大部分車企還是很負責任的。從嚴控產品質量、增加首保年限到加強售后服務技能培訓等等,這些有助于提升質量的措施都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認的是,現(xiàn)在的汽車消費市場還是價格主導型市場。一些廠商和經銷商們依舊沉陷在價格戰(zhàn)的紅海之中搏殺,降價再降價,卻不考慮一下,當價格降到不能再降之后,質量又如何來保證。企業(yè)追逐利潤的天性是不可能改變的,否則就不再稱作企業(yè)了,而如果按照現(xiàn)有的軌跡走下去,那么,終有一天企業(yè)會面臨一個困境:質量走下坡路,利潤不斷在“瘦身”,還如何能生存下去?但愿我們的車企不至于走到這一步。
質量月的價值,就在于給廠家敲響警鐘:質量問題,對于廠家來說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當然,并不希冀廠家在一個月中一蹴而就,而是提醒廠商,我們的汽車產品質量還是有提升余地的。即使產品質量已經很過硬,也要記住一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顧行成)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