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是位于北京西北約40多公里處的一個著名的陵墓區(qū)。這里青山環(huán)抱,風景美麗,在方圓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里,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后人稱為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代皇陵,位于昌平縣天壽山下的盆地中。其中包括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共13處,統(tǒng)稱十三陵。
十三陵廣達40平方公里,建造用時長達200多年(1409-1644),工程極為浩大。陵區(qū)三面環(huán)山,蟒山、虎峪雄踞兩側(cè);北京平原橫陳于前。神路長達20余里。
十三座陵墓呈整體布局,各陵又自成體系。一般游人主要游覽其中的兩個陵墓,一個是建筑規(guī)格最宏偉的長陵,一個是將地下宮殿發(fā)掘出來的定陵。
大宮門是十三陵的正門,大宮門左右各有龍、虎二山把門。門右側(cè)立有“下馬碑”,從前不論帝后、大臣等,到此必須下馬步行進入陵區(qū),以體現(xiàn)皇祖?zhèn)兊某绺吲c尊嚴。
長陵建成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jié)構(gòu)大殿之一。明樓匾額上寫有“長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樣。高聳的明樓,是長陵的標志。
獻陵是明仁宗朱高熾的陵墓,建于公元1426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個月。獻陵分為前后兩組建筑,前部分建陵門,棱恩殿自成一院落,后一院落則由三座門起始,由二柱門、石供案、明樓、寶城等組成。
景陵是宣宗皇帝朱瞻基(1399-1435)與繼后孫氏的合葬陵,建于公元1435年。朱瞻基在位十年,三十八歲病逝。
裕陵是英宗朱祁鎮(zhèn)(1427-1464)的陵墓。英宗九歲即位,1449年親征瓦剌被俘,史稱“土木之變”,一年后返回北京,七年后利用“奪門”復辟,重登帝位。
茂陵是憲宗朱見深與三個皇后的合葬墓。朱見深(1447-1487)是英宗長子,在位二十二年。
定陵是萬歷皇帝朱詡鈞和他的兩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1590年,占地18萬平方米,耗銀800多萬兩。明樓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臺階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樓內(nèi)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顯皇帝之陵”字樣。地宮是陵墓的主體,位于明樓的正后部。
德陵是熹宗朱由校與皇后張氏的合葬墓。朱由校(1605-1627)是光宗第一子,十五歲即帝位,在位七年。
思陵就是明末崇禎帝朱由檢(1610-1644)的陵墓。崇禎帝十七歲即位,1644年李自成進京,他吊死在煤山,后由義軍葬于此。
康陵是武宗朱厚與皇后夏氏的陵墓。武宗(1491--1521)十四歲即位,在位十六年。
永陵是世宗朱厚(1507-1566)的陵墓,始建于1536年。武宗無子,世宗以堂弟身份繼位,在位四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