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丫精品系列,亚洲欧洲久久一区二区av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外資銀行家:目前尚沒有跡象表明政策會立即緊縮
2009年10月23日 09:59 來源:金融時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增長獲得更多動能 關注轉向通脹預期

   一如市場預期,10月22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系列經濟數(shù)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呈現(xiàn)加速增長,全面復蘇局面已經出現(xiàn)。由于經濟復蘇獲得更多動能,各方對經濟增長的擔憂正迅速轉變?yōu)閷φ呔o縮的關注。記者注意到,在此前一天召開的國務院會議上,“通脹預期”已經首次進入官方的政策目標。盡管如此,22日與記者連線的多家外資銀行專家認為,目前尚沒有跡象表明政策會立即緊縮。

  經濟增長來源增多 年底CPI將轉為正值

  摩根大通中國經濟研究部經濟學家吳向紅表示,經濟復蘇已獲得了更廣泛的基礎。很顯然,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來源已經逐漸從公共投資轉向了消費、私人投資,以及近幾個月出口的觸底和穩(wěn)定恢復。

  數(shù)據顯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從二季度的7.9%加速至8.9%;1月至9月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繼續(xù)大幅擴張,同比增長33%,私人投資增速特別是房地產投資明顯加快,前三個季度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7.7%;三季度零售銷售同比穩(wěn)定增長23.5%,消費者支出普遍增加;9月份工業(yè)增加值增幅從8月份的同比12.3%躍升至13.9%。在外貿方面,上周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9月份出口繼續(xù)獲得連續(xù)改善。與此同時,9月份通縮繼續(xù)趨緩: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增幅從8月份的同比-1.2%收窄至-0.8%,而工業(yè)品出廠價格增幅也從-7.9%收窄至-7.0%。

  展望未來,吳向紅預計,未來幾個季度中國經濟將繼續(xù)穩(wěn)定增長。基于三季度的GDP報告,摩根大通已經將今年全年的GDP增長預測值從此前的8.4%上調至8.6%,并維持對2010年9.5%的預測值不變。巴克萊資本中國經濟研究部2009年的增長預測則從8.3%上調至8.6%,并維持對2010年9.6%的增長預期。

  如果增長來源增多的主基調繼續(xù)下去,吳向紅預計今后關鍵的增長動力將包括以下幾個。首先是出口的穩(wěn)定復蘇。鑒于摩根大通的全球研究團隊預計進入201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xiàn)持續(xù)和同步的擴張,她認為自去年晚些時候以來一直嚴重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的凈外貿很可能會恢復對GDP增長的貢獻。其次,緊隨著進一步財政刺激和私人房地產投資以及其他領域私人投資的顯著恢復,私人消費增長有望明顯加速,同時勞動力市場將獲得改善、家庭收入有所增加。她相信,如果外需或私人活動令人失望,中央政府擁有充足的回旋余地來平滑增長。

  在通脹方面,幾位專家預計,在基數(shù)效應減退、資源價格改革繼續(xù)進行、食品價格上揚的推動下,今年年底CPI同比增幅將轉為正值。考慮到很多工業(yè)領域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剔除了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將控制良好。摩根大通預計今明年CPI平均同比增幅分別為-0.6%和3.0%,巴克萊資本則預計CPI將在2010年年底前升至接近4%的水平。

  政策重心有所轉移 短期不會實施緊縮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復蘇獲得更多動能的背景下,與過去12個月來政府一直把經濟增長和就業(yè)作為最重要的目標相比,現(xiàn)在的政策重心已經有所變化。國務院10月21日表示,今年后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盡管如此,外資銀行的專家認為沒有跡象表明政策會立即緊縮。

  “請注意,其中用到了‘通脹預期’而非‘通脹’,說明政府并不認為通脹是2010年的主要風險。實際上,國務院重申了要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是與過去相同的措辭!

  花旗經濟學家彭程表示,國務院并未直接對通脹發(fā)出警告,這為逐漸采取緊縮措施留下了相當大的空間。彭程重申其對貨幣政策的預期,認為貨幣政策在今年年底之前將轉向中性,目前的公開市場操作可能會繼續(xù)。吳向紅表示,由于政府仍保持對增長的偏向,預計未來幾個月央行將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人民幣匯率的穩(wěn)定。同時,央行還可能繼續(xù)依賴公開市場操作以管理流動性,并在四季度CPI增長數(shù)據轉為正值、貿易順差擴大時加強對沖。另外,為了抑制通脹預期并防止?jié)撛诘馁Y產泡沫,政府在必要時還將推出更多有針對性的以及行業(yè)的特殊措施。(記者 袁蓉君)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