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財富”正在崛起
與房地產商云集富豪榜相對應的,是近年來一批年輕的新貴在富豪榜上嶄露頭角。每年的富豪榜單上,總會閃現他們不斷增多的身影;每年也總有新的面孔閃現。2006年富豪榜新貴的榮耀,無疑應當歸于來自“無錫尚德”的施正榮。
43歲的施正榮可謂一夜成名。兩年前的12月14日之前,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還是一個陌生而尋常的名字。當時,除了無錫市政府相關部門的一些人,以及太陽能電力行業(yè)的專業(yè)人士,很少有人知道施正榮。
2005年12月1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前,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無錫尚德掛牌上市,將一位普通人推向前臺:澳大利亞歸國的太陽能博士、創(chuàng)業(yè)四年后問鼎紐約證券交易所,施正榮就這樣從一位備受外界質疑的創(chuàng)業(yè)者,變成了備受華爾街追捧的“有錢人”。按照當天收盤價計算,施正榮的身價躍升至14.416億美元,一舉超過此前的“網絡富豪”陳天橋。
類似“一夜成名”的財富故事,還可以追溯到網易的丁磊、分眾傳媒的江南春、騰訊科技的馬化騰、阿里巴巴的馬云、百度的李彥宏、搜狐的張朝陽等人。在近年的“富豪榜”上,他們構成一個光芒燦爛的富豪群體。
在胡潤的百富榜上,施正榮以155億元人民幣的財富排名第五、丁磊排名第十一、陳天橋排名第二十五、江南春排名第五十一、馬化騰排名第五十六、李彥宏排名第七十三……
這是一個迥異于房地產業(yè)“批量富豪”的富豪群體,也是一個年輕的中國富豪群體。這些年輕的富豪背后,都有一個個“科技創(chuàng)新、知識創(chuàng)業(yè)”的生動故事。他們的財富,因為有別于“權力尋租的灰色積累”與“做局扎款的機會經營”,而被商業(yè)研究人士稱為“第三類財富”。
盡管,他們個人的財富,常常會因資本市場的波動而變化,如2005年還在胡潤百富榜上排名第三的陳天橋,2006年則因股票市值縮水而降到第二十五位;2005年還在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第三的丁磊,也因類似原因而在2006年的榜單排名中跌到第十二位。
但由于他們擁有的是一種憑借卓越智慧和扎實奮斗而來的、說得清道得明的“陽光財富”,因此,他們的財富集聚過程,具有積極的示范效應。他們通過自己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去創(chuàng)業(yè),并因此富裕的“路徑”不斷啟發(fā)著后來人效法同行。以致在資本市場的潮漲潮落中,不斷有新的年輕人加盟其中,成為新的年輕富豪。使得“第三類財富”借助網絡時代和資本市場的力量,像滾雪球一樣,正在中國大地上越滾越大。
由于國內資本市場的日益完善和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的日漸寬松,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業(yè)精英,通過國內的資本市場而躋身“第三類財富”的富豪群體之列。如最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網盛科技”,孫德良和他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勢必要在2007年的富豪榜上擁有一席,成為國內資本市場造就的“第三類財富”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三類財富”伴隨著中國信息時代進程的加速而崛起,作為近年來中國“富豪榜”的一大明顯特征,是當今中國經濟發(fā)展越來越充滿活力的生動體現。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