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燒未盡”已經(jīng)很難準確形容當前的國際原油市場了。
美國紐約市場油價本月6日暴漲超過10美元,收于每桶138.54美元。伊朗在歐佩克的代表穆罕默德·阿里·哈提比8日說,國際原油價格今年夏季末可能漲至每桶150美元。
之前充斥耳邊的,是國際油價被炒家“炒高”等言論。然而,油價站穩(wěn)100美元之上后,絲毫沒有掉頭向下的欲望,時至今天,幾乎沒有人會預言油價短時間內(nèi)將跌破100美元之下。歐佩克及其他產(chǎn)油國雖然屢屢傳出“增產(chǎn)”的聲音,但只聞雷聲不見下雨。要這些享盡高油價之利的國家去主動勒住油價這匹脫韁之馬,無異于“緣木求魚”。
高油價時代將長期持續(xù)———這個或許很難接受的判斷正在日漸變成事實。三年來的走勢讓一些人漸漸明白:這不純粹是一場資本競逐的游戲,近幾年能源與資源價格暴漲,揭開的或許是一個更可怕的潘多拉魔盒———資源枯竭的速度已經(jīng)超越了人類傳統(tǒng)生產(chǎn)模式的需求。
我們可以想想,當前能夠遏制油價繼續(xù)飆升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不是美元升值,也不是炒家集體退場,而是對石油的需求因高油價而迅速下降。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這種下降在可預見的一兩年內(nèi)都很難出現(xiàn)。
在中國、印度及其他承接了工業(yè)“全球化轉移”的新興發(fā)展中國家,出于對通貨膨脹和百姓承受能力的擔憂,上調(diào)油價的步伐顯得小心翼翼,大量補貼煉油企業(yè)成了不得已的選擇,致使“價格杠桿”遲遲不能起作用,對石油的需求仍然高漲。更嚴重的是,油價話語權并不掌握在這些國家手中,石油供需傳導機制的嚴重滯后乃至失靈,只能使問題越拖越嚴重。
資源和能源正在以超過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數(shù)倍的身價,向我們宣告:以大量耗費能源資源為特征的人類傳統(tǒng)“大工業(yè)化”模式,已經(jīng)遭遇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zhàn)。面對長期高油價時代,最苦惱的無疑是中國。長時間的價格管制會有頂不下去的一天嗎?放開油價會導致CPI失控或者經(jīng)濟緊縮嗎?這些疑問無人能夠解答。眼下最為緊迫的,是尋找一切可能的途徑———太陽能、核能、風能、生物能……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蛟S有人會問:這些新能源是否難解近渴的“遠水”?但對“中國制造”而言,再遠的水也只能全力去謀取。因為,根本不存在爭論的時間。(姚志德)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