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贗品瓷器“崇禎青花筆筒”(右)和館藏真品“康熙青花花鳥觚”(左)同臺展出。記者 方非攝
記者 韓亞棟
北京電視臺的《天下收藏》節(jié)目,向來以主打“去偽存真”理念而著稱;不過今天,一批在這檔電視鑒寶節(jié)目中被專家慧眼識出的贗品文物,卻被“請”進了首都博物館,并且和真正的文物藏品來了一次針鋒相對的“較量”。從今天起至10月14日,《“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在首博圓廳二層展廳舉行。該展覽由市文物局和市廣電局主辦、首都博物館和北京電視臺承辦,共有40余件真品與30余件贗品一同進行展出。
假古玩一比就現(xiàn)形
參與此次展覽的70余件展品,全部都是瓷器!坝罉诽鸢装祷y盤”和“永樂款暗刻龍紋白釉瓶”,“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碗”和“永樂青花折紙花卉紋碗”……昨天下午,走進布展完畢的首博圓廳二層展廳,看著這一對對在展柜里并置而立的瓷器,猛看上去真分不出真假。湊近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那些贗品大多都是殘缺不全的。
原來,這些贗品都是曾在《天下收藏》節(jié)目中曝光,并且被“護寶槌”砸碎的。首博研究與展示中心主任龍霄飛介紹說,此次拿來展覽的這些贗品,是《天下收藏》欄目組征得所有者同意后,將節(jié)目中被砸碎的贗品予以修復(fù)后再進行展示的。將其與真品進行比對就會發(fā)現(xiàn),贗品的造型、畫工、胎釉等細節(jié)之處,確實與真品相差不。惶貏e是在砸碎的瓷片橫切面處,贗品的胎質(zhì)明顯更密,而古代真品則有氣孔和雜質(zhì)。
“這是一個特殊的展覽,它打破以往博物館只展真品的常規(guī),是贗品在博物館殿堂內(nèi)的首次亮相,它給藏友和觀眾提供了近距離識別真‘假’藏品廬山真面目的機會!笔锥疾┪镳^館長郭小凌說。對此,鑒賞家董國強表示贊同:“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即使原本不懂的人,在這種鮮明對照下走一趟,也會很有收獲!
贗品也分三六九等
別看此次展覽的瓷器中有近一半都是贗品,但是在內(nèi)行專家眼中,這些展品也處處都能看出門道。
“你瞧,這是民國時期的手藝人仿照清代乾隆時的瓷器而作,它造型美觀、紋飾清晰、筆觸細膩,已經(jīng)達到了很高的仿制水平。”在一件名為“青花蒜頭瓶”的瓷器前,龍霄飛詳細地介紹著。他解釋說,我國古人向來有模仿先人大作的傳統(tǒng),這些制作水準很高的瓷器,都是這般誕生的。國畫大師史國良接過了話茬。他拿自己的老本行舉例,任伯年、張大千等大師都曾仿制過古人的畫作,在原作佚失之后,通過他們的仿制品,后人反而能夠從中窺得真跡的風貌。
“只可惜,事到如今,仿制品早已經(jīng)變了味兒!笔穱加行┩葱牡乇硎,現(xiàn)在一些造假者在利益的驅(qū)使下,成批量、高科技、集體化地惡意仿制藝術(shù)品,甚至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產(chǎn)業(yè)鏈條。在他看來,從這些造假者手中流出的仿制品,不僅敗壞了很多被仿者的形象和權(quán)益,甚至讓一些收藏者為此蒙受巨額財產(chǎn)損失。
外行觀展留個心眼
作為《天下收藏》的節(jié)目主持人,王剛曾在電視屏幕上砸掉了不少贗品,不過這種“去偽存真”的手段也曾在行業(yè)內(nèi)外引起過一定爭議。昨天在展覽現(xiàn)場,他為自己的做法進行了一番解釋:“模仿本身并無大錯,但是如果有人拿著這種模仿的東西去坑人、騙人,那可就罪莫大焉!痹谒磥,正是因為贗品危害甚深,所以才更要“在大家一片遺憾的嘆息聲中將那些贗品砸碎”。
“這一行投資門檻確實很高!饼埾鲲w不停地告誡對收藏有興趣的普通觀眾,即便一真一假的倆物件擺在這兒,如若剝?nèi)ニ麄兲峁┑男畔,常人也很難識破真?zhèn)危笆紫,你得對各個時代器物的特點有個底兒;緊接著,你才能從造型、釉彩、紋飾、胎體等不同維度加以判斷。這些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摸’會的!笔穱家步o觀眾提了個醒:“對大多非專業(yè)人士來說,來這兒逛逛,也就是聞聞味、聽聽聲;如果抱著投機心理踏進這個門,結(jié)果就兩說啦!”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