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3日電 英國BBC中文網(wǎng)昨天(2日)發(fā)文指稱,在中國,許多傳媒不追科學明星,追的只是娛樂明星,這無疑推動了當下一股又一股追星潮,也才會出現(xiàn)蘭州女歌迷楊麗娟瘋狂追星導致老父跳海的悲劇……
章子怡們不該是唯一的明星
3月31日夜晚,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星光熠熠。不過,不是每一顆星都受到傳媒追捧的。
楊振寧、陶一之、丁俊暉、譚盾、張霞昌、蘇震西、章子怡、劉醇逸、劉翔、李安、陳易希等十一位杰出華人,在這里接受“2006影響世界華人”的殊榮。
這是香港鳳凰衛(wèi)視、明報、亞洲周刊、中國新聞社、百度等全球十大華文媒體共同舉辦的評選盛舉。
翌日,北京的一些傳媒只是在娛樂版發(fā)了消息,一篇題為《章子怡獲“杰出華人獎”》的報導全文700字,而對章子怡的描述,占了350字,全文所配的唯一照片也只是章子怡的。
墨爾本市長蘇震西、電影導演李安未能親臨頒獎會場,傳媒對章子怡、劉翔以外,幾乎都興趣不大,特別是對找到破解H5N1病毒方法的美國休斯敦萊斯大學女科學家陶一之、發(fā)明紙質電池的芬蘭Enfucell公司首席技術官張霞昌、美國紐約市首位華裔暨亞裔市議員劉醇逸、以其名字命名小行星的香港科技大學學生陳易希不屑一顧。
頒獎會場外,沒有入場券的北大學生,守候在百年講堂門外通道上,等候明星現(xiàn)身,不少大學生大聲呼喊:章子怡,章子怡。
頒獎會上,主辦機構安排了采訪獲獎者的記者會,獲獎者領完獎下臺就獨自來到記者會場,接受傳媒訪問。
章子怡出場引起記者的騷動,六七十名記者簇擁著她,閃光燈不停作響,規(guī)定五分鐘的采訪時間還不夠;不過,陶一之、張霞昌、劉醇逸、陳易希出現(xiàn)時,僅七八個記者在場,一兩個問題一問,不到三分鐘,記者圈就冷場了,場面相當尷尬。
接待獲獎者的酒店,惟獨將章子怡的住房免費升格為總統(tǒng)套房,令主辦機構頗為尷尬,擔心對獲獎者有不公平嫌疑。
誰是明星?
影星章子怡,似乎沒有誰不知道的,人人都需要娛樂。她曝光率高,受萬眾喜愛,當是好事。
不過,陶一之、張霞昌他們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也與每個人的生命和生活有關。科學家、發(fā)明家怎么就不是記者眼中的明星呢?
20天前,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和政協(xié)兩會。那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人大會議,遼寧團的車隊剛在大會堂前的廣場上停下,兩個扛著攝像機的內地記者匆匆跑來,向下車的代表大聲問:“趙本山在哪兒?”
工作人員說:“他今天沒來!闭斢浾咭荒樎淠鵁o奈地離去時,他們的同伴在數(shù)十米遠的大會堂臺階上大聲吆喝:“快,快,鞏俐來了!彼麄z一陣風似地跑去。此時,中國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的運籌者陳竺政協(xié)委員正從他們身邊走過。
在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的人流中,“細羊毛之父”劉守仁代表走過去了,“隧道之父”王夢茹走過去了,沒有記者攔,也沒有記者追。
曙光計算器的“掌門人”李國杰代表,穿著一件很不起眼的黑色羽絨服,走上高高的臺階,邁進大會堂,也沒有任何媒體人員攔堵他采訪,順利地通過了記者一道道防線。
此后的一小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報告中點名提及的四項取得突破性關鍵技術時,以“曙光機”作為家族重要成員的“高性能計算器”位列其中。
科學家、發(fā)明家,不被傳媒重視,這是社會的一種缺失。不能否認,他們多數(shù)是內斂的一群人,忙著創(chuàng)造發(fā)明,在電視上少露臉,也就難以被人們所熟知。
正如這次獲得杰出華人大獎的美國休斯敦萊斯大學女科學家陶一之所言,科學家在乎的是自己的研究和發(fā)明如何,并不在乎自己這個人是否有光采。民眾對科學家和他們的研究關注度比較低,確實存在這種現(xiàn)象?磥砜茖W家還應該有另一種責任,即把自己的研究和發(fā)明告訴民眾,讓他們了解這些研究和發(fā)明與他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她說:“在國內,傳媒報導娛樂圈確實特別多,其實在休斯敦的華文媒體也差不多。傳媒和科學家都有責任,多激活一些與百姓切身有關的感興趣的科學話題。”
追星悲劇
傳媒不追科學明星,追的只是娛樂明星,這無疑推動了當下一股又一股追星潮。
近日,“蘭州女歌迷楊麗娟瘋狂追星導致老父跳海悲劇”事件,引起人們關注。楊麗娟十三年前的“一場夢”,令她開始了追逐香港歌星劉德華的瘋狂歷程。
人格偏執(zhí)的楊麗娟,瘋狂而無情。父母傾家蕩產,賣房貸款,以支持女兒追星,十三年后的今日,楊麗娟與她父母一起第三度去香港,父親因滿足不了女兒要與劉德華傾談的愿望,最后選擇在尖沙嘴維多利亞港灣而跳海自殺。這是中國“追星”史上最富悲劇色彩的事件。
對此,北京的傳媒報導說,“這起事件與劉德華無關,與社會無關,與傳媒無關”,“媒體是無力的,它們只能負責記錄,更多的工作,理應由政府機構或公益團體去完成”。
當然,取締明星、取締粉絲,在今天的天空下是不可能的了,除非是擁有絕對權力的人才能做到。
記得,一年前已經有不少傳媒報導過楊麗娟瘋狂追星的事情,但當時輿論對于楊麗娟的基本態(tài)度,還是以同情為主,媒體的報導也多是希望可以幫助她達成心愿,見到“夢中情人”劉德華。因此說這場“追星”悲劇,傳媒果真就可以撇清沒有一絲關系嗎?
媒體有當為與不當為,別再慫恿楊麗娟們在妄想中走得更遠,留些篇幅,留些鏡頭給那些為人類同樣帶來創(chuàng)造的科學明星吧。(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