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
5
創(chuàng)意個性作品
還有一種推測,秦兵馬俑既是秦始皇地下王國的衛(wèi)戍部隊,同時也是陶塑與彩繪結合的藝術品。這一點,從兵馬俑不同的面部表情、服裝樣式、發(fā)型設計上都得到了印證,充分說明秦俑在寫實的基礎上融入了工匠們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和對人物個性的理解。綠臉俑就是工匠們大膽而個性張揚的“另類”創(chuàng)意。
針對這一說法,有人則認為秦代對工匠要求非常嚴格,每一個工匠要對他的作品負責,要刻上他的名字,倘若出現(xiàn)失誤是要受到嚴懲的,嚴重的會被處死,所以不可能有冒著生命危險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工匠。
猜想
6
特別的護身符
不少參觀過綠臉俑的游人認為,古代人很注重吉祥祈福等禮儀活動,士兵征戰(zhàn)沙場,最要緊的就是“平安”,所以在臉上涂上綠色,極有可能是暗示“平安”的特別護身符,依憑它的力量來保護身體性命。
也有人不認同這種說法,認為臉上涂綠色當作護身符是沒有依據(jù)的,歷史文獻以及一些專業(yè)資料均無這方面的記載。猜想
7
少數(shù)民族的象征
“戲劇舞臺上的臉譜中紅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詐,黑色代表耿直,而綠色和藍色代表的是外藩,是少數(shù)民族的象征!弊x者楊曉芳說,臉譜給了自己很大啟發(fā),由此推測綠臉俑是融入了某些少數(shù)民族文化元素的特色陶俑。楊曉芳說,從地理位置看,秦人在立國初期地處隴東地區(qū),就是今天甘肅東部天水一帶。這里是一個多民族交融的地區(qū),秦人與少數(shù)民族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歷史文獻看,秦國的臣民是由不同種族組成的,有因為采礦而出名,得到秦始皇賞識的巴族的寡婦清;有非常吃苦耐勞活躍于山地的 (cóng)人, 人就是今天四川、湖南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至于羌人,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更是秦人重要的組成部分。再從戰(zhàn)場實際看,秦軍廣泛吸收了不同民族的各種戰(zhàn)法,虛心向不同民族,包括強敵匈奴學習軍事技術。由此可見,地下秦俑軍陣中的綠臉俑很可能就是少數(shù)民族的象征。
猜想
8
顏色發(fā)生變化
“兵馬俑埋在地下已經(jīng)2000多年,涂在身上的彩色顏料可能發(fā)生了變化,這件綠臉俑由原來的粉紅色變成了綠色!眳⒂^完綠臉俑,在西安文理學院讀大一的劉曉同學這樣認為。
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其他一些文物專家。有專家解釋說,經(jīng)過研究分析,兵馬俑身上的彩繪顏色并沒有發(fā)生改變,綠色主要涂在衣服上,綠色就是綠色,粉紅色表現(xiàn)為膚色,應該說,只能變淡或白,不可能變成綠色。至于這件兵馬俑為什么是綠色,目前,還沒有能夠解釋得通的道理。
有關綠臉俑的種種猜測還在繼續(xù),要解開綠臉秦俑這個謎,文物專家認為還有待于對兵馬俑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文保技術讓綠臉俑熠熠生輝
據(jù)專家介紹,1999年發(fā)現(xiàn)這個綠臉俑時,它的頭與身體已經(jīng)分離,俑頭的出土位置緊挨地面,彩繪表面主要是俑坑洪水沖淹而沉積的淤泥,它和彩繪粘接很緊,彩繪極易被粘掉。考古隊員采取整體打包的方式將剛剛露出一點綠意的綠臉俑俑頭,帶到了實驗室,以便對其進行更精心、細致的保護與研究。
此時文?萍脊ぷ髡咭讶妗⑾到y(tǒng)地揭示了兵馬俑彩繪的層次結構、物質(zhì)組成、彩繪工藝以及損壞機理,最終確定了行之有效的保護處理方法。為了保住綠色彩繪,專家們在顏料層表面,用牙科調(diào)拌刀輕輕挑去已松動的黏土;與彩繪粘得很牢的淤泥,用小號手術刀逐層刮去,直到露出彩繪層。經(jīng)精心清理和保護后,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個在展廳里熠熠生輝的綠臉俑頭,其臉部、頸部全為粉綠色,雙耳為淺綠色,頭發(fā)、發(fā)髻為赭石色,發(fā)帶為朱紅色,眉毛、胡須為黑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