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錢鈺 報道
繼北大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優(yōu)秀學生后,四川大學近日也宣布了一項“重量級”的改革措施,除了要求中學校長推出偏才、怪才外,更是大膽提出,未上錄取分數(shù)線的學生,如果專業(yè)能力出類拔萃,川大將報教育部批準后破格錄取。這一舉措再次引來一片爭議。滬上校長也拋出質(zhì)疑,偏才、怪才錄取是否有底線?
“雙特生”可破格錄取
記者昨天在四川大學招辦網(wǎng)站上看到,該校最新公布的2010年自主選拔錄取招生簡章中寫明,未能充分滿足以上條件,但在某一學科領域具有特殊興趣、愛好和特殊專長、潛質(zhì)并在某一學科領域已經(jīng)取得一定成績,有一定獨到見解的“奇才”、“偏才”和“怪才”,即“雙特生”,也可報名。
對于 “雙特生”的選拔辦法,簡章也表示,由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的遴選委員會對考生報名材料進行嚴格審查和遴選,根據(jù)其特殊專長的基礎水平和真才實學情況進行初選資格認定。初審合格的考生,川大將組織相關學科領域的多名專家,舉行針對考生特長的水平測試和面試。
錄取原則是,測試成績優(yōu)秀者,高考成績達到川大在當?shù)赝惪颇康奶釞n線可優(yōu)先錄取;測試成績特別優(yōu)秀且已取得一定的專業(yè)成就者,高考成績達到生源所在地同類科目的重點線以上,川大與生源所在地招辦進行協(xié)商破格錄;測試成績出類拔萃且已取得較大影響和較高水平的專業(yè)成就者,經(jīng)教育部批準破格錄取。
招收原則“寧缺毋濫”
至于什么是特殊專長,學校的依據(jù)是學生在中學階段的主要獲獎證書和其他可以用作證明的書面材料?忌杼峁┮韵虏牧希褐袑W校長親筆推薦信;本人申請并提供能證明自己特長、優(yōu)勢的材料,如公開發(fā)表的論文、著作、授權發(fā)明專利等。
中學校長推薦后,大學專家委員會還得進行評定選拔,招收的原則是“寧缺毋濫”。
四川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志強表示,首先,學校的面試是由眾多權威專家來進行的,不是一個人。每位專家在面試的時候,都必須出題,必須簽署自己的名字,來表明對考生的看法,四川大學還有一個學校的專家委員會,在學校層面上還要把關。
川大同時表示,下一步將設立首批500萬元的基金,專門用于對偏才、怪才的培養(yǎng)。
質(zhì)疑一:“偏才”錄取是什么標準?
對于“偏才”、“怪才”如何界定,格致中學校長張志敏舉了兩個例子,該校有位高中女生,在三年高中生活中獲得19項發(fā)明專利,還有位學生進高中時就提出自己要種一塊小的“自留地”,學校就撥出了一小塊地,三年時間,這位同學便堅持在這塊土地上耕耘。
不過對于川大自主招生的改革,張校長也有幾個疑問,首先,川大對“奇才”、“怪才”的錄取,若考生達不到學校的錄取分數(shù)線,錄取有沒有底線,“如果說有的高校下浮20-30分,川大對這批學生下浮有沒有底線? ”
對此,李書記表示,只對極少數(shù)出類拔萃的,已經(jīng)在他所專長的領域取得重要成績的學生,給予他未達到重點線破格錄取的可能性。但至于“下浮的底線”究竟是多少,李書記并沒有給明確的答復。
質(zhì)疑二:自認為是“偏才”可自薦嗎?
張校長緊接著又拋出第二個質(zhì)疑,若學生沒有達到你的分數(shù)線,自認為是“偏才”,還需要通過校長的推薦嗎?對此,李書記表示,校長推薦所起的作用,就是證明學生闡述的東西是真實的。
“奇才、偏才、怪才”如何界定?對此,川大李書記認為,“奇才”是指在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等領域有特殊興趣,并且做了一定研究,并有一定成績表現(xiàn)出非常好潛質(zhì)的學生,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數(shù)學天才”、“物理奇才”、“文學怪才”。同時,高校會對這些同學進行“一對一”的水平測試,不是看中過去得過的獎,而是看中在專家測試中,這些學生表現(xiàn)出的興趣和潛質(zhì),研究問題時表現(xiàn)出來的思路。
李書記還表示,若學生什么獎也沒有拿到,沒有任何證書,這些同學要“自薦”,則要通過自己的材料闡述心得和研究作品,但前提是“必須有自己的作品”。
質(zhì)疑三:偏才、怪才是錯誤人才觀?
在21世紀教育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教授看來,談 “偏才”、“怪才”,本就是錯誤的人才觀。至于“偏才”和“特長生”的概念繼續(xù)存在,更是說明人才評價的標準沒有變?yōu)?“多元”,仍舊是“一元”,即用考試分數(shù)作為“主流”評價,其余的則歸為“偏”與“特”,并把“偏”與“特”“折合”為一定的分數(shù)優(yōu)惠。
“事實上,在多元評價體系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偏才’概念,每個學生都是人才,他們的個性能力與素質(zhì),在多元評價中都會得到體現(xiàn)!毙芙淌诒硎荆退闶谴嬖谒^的“偏才”,現(xiàn)在的高中都要先經(jīng)過中考,能考到重點高中的,本身學習能力都有保證。其中本來就缺乏個性發(fā)展的學生,不管招生制度怎么變,基礎教育的體系并沒有變,所以缺乏新的土壤,沒有“偏才”又怎么能招到“偏才”!“簡單地說,想要校長實名制推薦“偏才”,基本上不太現(xiàn)實。 ”
“內(nèi)地高校樂于在自主招生的形式和政策上標新立異,這些改革,從根本上說,不是在擴大考生的選擇權,而是在強化學校的不平等招生地位。 ”對此,熊教授認為,自主招生不能誤入歧途,真正有益的嘗試、積極的探索,應該是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即嘗試讓學生可以同時獲得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以此為出發(fā)點設計自主招生體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