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一旦被攪起,便不能輕易落定。金融監(jiān)管層對“第二套”住房提高貸款首付比例的強硬規(guī)定,把“第二套”這個詞的蓋兒揭開,觸疼了一些不明是非的人的神經。于是,氣勢洶洶的意見接連出爐。
有人認為不應該允許中國人擁有第二套住房,端出來的理由又不免老套,說中國是人口大國,相對土地資源貧乏,人人擁有“第二套”,會侵犯別人的生存權、是對環(huán)境的破壞、對子孫后代的犯罪。
我不得不說,這是不均等的利益流向所致,它使得各懷私利的集團站出來相互指責。顯而易見,這是一個獲利不多的利益集團對另一個得利頗多的利益集團的成見。一種隱諱、真實而又淺顯的原因顯然應該是這樣:覺得別人購買的房子多了,對自己房子少的窘境造成挑釁、威脅到做人尊嚴,心里酸溜溜,因此強調不公平也不公正,要求對房子多的人加以制約,最好來一次清算。
據我所知,這種言之鑿鑿的論調有一多半是在強詞奪理。假使人人都擁有“第二套”住房,本來是皆大歡喜的均衡,怎么會侵犯別人的生存權并造成一系列后果?反過來再問:假使一套住房是公正的,那么請問,有那么多的同胞,拖家?guī)Э跀D住在“一套”勉強可以遮避風雨、面積狹促的房子里面,是否也算得上公正?是否也理應立規(guī)去限制他們購買“第二套”住房來稍微改善一下居住環(huán)境?
不要忽略深層次的社會現實,居住分化狀況當前如此嚴峻。此時此刻,有多少人需要通過必要的“第二套”來改善居住質量?這個問題是那些出于嫉妒本能而希望操縱“第二套”禁止令泄恨的人所不能回答的。他們從來只注重數量上的公正與公平,對于更為實質的居住質量與居住內容的不公正、不公平,一向視而不見。
說完困難戶,再說到非住房困難戶,我們似乎也沒有理由去限制他們購買“第二套”。無端去禁止,這恐怕有悖常情。那些不炒房也不投機的人想要再買一套房子,顯然不應受到歧視。如果進市場消費也算觸犯道德和犯罪,很難說我們能不能有把握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市場經濟體系。因為目前我們已經陷入一種困惑:市場經濟不允許投機倒把,不縱容炒作犯罪,難道連購買多一點商品的自由也不允許嗎?
的確,此時有人又可以出來不厭其煩地陳述,中國是人口大國,土地資源貧乏,人人擁有“第二套”,侵犯的是別人的生存權等諸此種種。這樣的理由如此冠冕堂皇,卻必定會貽笑大方。誠然,因為人口眾多,土地稀缺,所以要照顧別人的生存權、照顧環(huán)境和子孫后代,所以理應大力限制“第二套”。可是如果依照這樣的邏輯,人人擁有“一套”房子就不是在侵犯別人的生存權、不是對環(huán)境的破壞和對子孫后代的犯罪嗎?有什么科學論據說明,擁有“第二套”是違反標準的,有悖情理的,而擁有“一套”卻是符合標準的,在情在理的?是不會導致一系列問題與后果的?
通過大力限制乃至禁止“第二套”住房的主張,我們能夠毫不費力地發(fā)現某種可怕的直線思維。正如窮苦的人們認為自己的不富有是因為別人的富有所致、自己的幸福感的喪失是因為別人擁有了幸福感一樣,由此尋求抹平,要么一樣富有,要么一樣貧窮。如出一轍的是,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只有一套房子,而這種不幸的根源又是基于別人擁有兩套時,解決的辦法很簡單也很干脆,他會間接攤牌,要求別人也不能擁有兩套。
事實上,我并不悲觀地認為,當大多數人擁有兩套住房的時候,會產生任何不利后果。與此相反,我主張鼓勵人們向往第二套。生活總是需要一點希望的,沒有追求的生活將是一潭死水。為什么不提倡一種美好的憧憬呢?允許有追求,第二套也不是問題,F實在于,還是讓我們先想辦法從讓人們都擁有第一套住房開始吧。
沒有理由不樂觀地預見,當人人擁有第二套,必是上一代人在造福下一代人。上一代人享有“第二套”,居有其所,擁有了完整的居住權益,到下一代人手里,這種完整性依舊會被完整繼承下去。住房資源和空間不僅在上一代人那里不會被帶走或毀滅,因為傳統的承襲,反而能惠及兩代甚至更多代人。
至于說到透支土地,顯然也是一種荒謬而不懂變通的說法。請不要把我們自身的低能推及到子孫后代身上,認為他們也只能和我們這代人一樣,靠倒賣土地來換取短暫繁榮。這是一種毫無創(chuàng)見的推理。即使是賣地生財求取發(fā)展,這發(fā)展的成果——社會財富——最終仍然是會流到子孫身上去由他們享有的,豈不聞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惠及的仍然是后人。(章劍鋒 廈門大學不動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 香港財經文摘雜志高級記者,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