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黄色大片,国产精品三級片在线免費版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評論:“年輕人10年買房”要有切實保障
2009年11月09日 08:51 來源:證券時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重慶市市長王鴻舉近日在談及宜居重慶建設時稱要讓老百姓有房子住,特別是年輕人,經過自己的努力,十年內能買到稱心的住宅;讓近乎百分之百的人都能住上帶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房子,周邊也有理想的環(huán)境。為此,需要8000億來完成,其中政府投入3000億,其余5000億主要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實現(xiàn)。政府投入的3000億資金中,中央撥付的專項資金占一半。

  就“宜居重慶”的話題,今年9月,重慶市副市長黃奇帆表示,年收入6萬元左右的雙職工家庭平均6.5年可以買套90平方米的住房。曾引發(fā)輿論關注。不出兩月,重慶市市長王鴻舉又勾畫出“年輕人十年內能買到稱心住宅”的住房藍圖。相比幾代人出資,年輕人一輩當房奴才能買一套房的境遇,如是住房藍圖讓廣受高房價困擾的消費者看到了一線希望。

  房地產業(yè)進入發(fā)展快車道的同時,房價超出百姓經濟承受能力的問題也逐步顯現(xiàn)。針對公眾對高房價的疑問,從“雙職工6.5年買房”到“年輕人10年內買房”,盡管兩位市長的說法并不完全一致,但是這樣的表態(tài)傳遞了民生導向,值得期待。

  王鴻舉市長不僅描繪了住房藍圖,而且提出了8000億元打造“宜居重慶”的具體計劃,詳解了8000億元資金的來源。筆者期待重慶市能落實宜居資金,在降低地價、房產稅費方面體現(xiàn)責任擔當,引導開發(fā)商放棄暴利思維,讓利于民。避免市長口中的住房藍圖成為墻上畫餅,讓廣大重慶市民與憧憬重慶住房藍圖的準重慶市民空歡喜一場。同時,筆者期待,更多地方能在平抑房價,打造宜居城市方面體現(xiàn)責任擔當。

  按照世界慣例,正常房價收入比3至6倍,然而不少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出現(xiàn)了嚴重扭曲。以北京為例,北京2008年房價收入比是13.6倍。2009年7月,房價收入比更是達到27倍的峰值。當下,不少樓盤正在向5萬元/平方米的天價邁進。廣東廳官李惠武坦言自己買不起廣州的房子。盡管有人質疑廳官買不起房太矯情,但是在高房價語境下,普通工薪階層“買不起房”也是現(xiàn)實國情。

  筆者注意到,不久前一則未婚女青年“不要房”的新聞引起了熱議。有人認為女青年的擇偶觀念變得理性,但是在我看來,女青年之所以對“住房沒有要求”,并非真的不希望圓上家園夢。而是對當下畸高房價的無奈理性。從當下的樓市數據來看,全國房價都居高不下,新地王不斷涌現(xiàn)。目前房價已經嚴重背離了消費者的經濟承受力。缺乏現(xiàn)實購買力支撐的彩旗能飄多久,讓人困惑。重慶市長描繪的住房藍圖實際上是在給樓市虛火降溫。

  盡管某地開發(fā)商應政府之約公布房價成本時自曝“虧本銷售”。但是種種跡象表明,房價暴利空間并未剔除。國土部組織地價房價比例調查,更是曝出“地價兩百五房價兩萬”的樓市暴利猛料。開發(fā)商放棄暴利心態(tài)、還原房價成本,讓更多人買得起房,才是支撐樓市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如果房價與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相差太大,樓市除了釋放一些剛性需求外,缺乏持久繁榮的原動力。

  雖說住房消費已經進入了市場化時代,房價走向應由消費者與開發(fā)商在市場框架內博弈。但是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層面看,作為百姓重要生活資料的自用住房,不僅僅是一種商品;它實際上帶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讓百姓“居者有其屋”,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重慶市市長稱“年輕人十年內能買到稱心的住宅”、“讓近乎百分之百的人能住上帶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房子”,就是政府對百姓居住質量的責任承諾。

  要保證百姓居者有其屋,一方面警示開發(fā)商改變暴利心態(tài),還原房價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地方政府體現(xiàn)責任擔當。把經適房、廉租房、限價房等保障房項目做好做實,減少對房地產財政的依賴,降低地價、稅費讓利于民,為房價理性回歸提供市場動力。如果開發(fā)商不放棄暴利心態(tài),城市不走出房地產財政怪圈,地王數據不斷刷新,房價繼續(xù)高企,不僅樓市繁榮局面難以持久,重慶市長描繪的住房藍圖恐怕也會成為虛假承諾的笑柄。(葉祝頤)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