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副部長齊驥在江蘇調研公共租賃房建設時表示,“住房保障制度要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探索將政府的公平和市場的效率相結合!
當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入快車道時,政府的保障能力是否可持續(xù),現有的住房保障體系能否良性運轉,“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場”的住房問題解決路徑能否實現?
增加政府掌握的公共租賃房源,實行經濟適用房貨幣補貼、建立住房保障投融資體系,常州求解住房保障的一系列嘗試,或能為各地提供一些借鑒。
建設公共租賃房,有望與廉租房“打通”
今年8月1日,江蘇省常州市在全國率先出臺公共租賃房管理辦法。常州市市長王偉成認為,這一制度推出后,住房保障體系已經“成龍配套”,廉租房、公共租賃房、經濟適用房制度,從政策體系上已經對住房困難家庭實現“全覆蓋”。
管理辦法規(guī)定,常州公共租賃房的保障對象主要有兩種,一是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即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市區(qū)人均可支配收入80%的無房戶;二是新就業(yè)人員,即畢業(yè)不滿5年、已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在本市市區(qū)沒有房產的大學畢業(yè)生。
低廉的租金和穩(wěn)定的住所是公共租賃房最大的吸引力。目前常州公共租賃房租金僅為市場價格的30%左右,低收入家庭每月為3.5元/平方米,新就業(yè)人員為每月4.5元/平方米。據常州市房管局局長朱建文介紹,今后即使上調租金標準,也不會超過市場租金的50%。目前建設中的6個項目,也都位于市區(qū)內大型居住區(qū)附近。
朱建文說,“住房保障要實現‘全覆蓋’,政府手中掌握一定規(guī)模的房源十分重要”,因此,當務之急是擴大公共租賃房的建設規(guī)模。據介紹,常州市第一批公共租賃房集中建設的4個項目近期同時開工,加上此前政府定向建設集中收購的2個項目,6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總投資近8億元,可提供約4000套房源。
“目前常州的廉租房實物配租只有800多套,無法滿足需求。將來公共租賃房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完全可以和廉租房‘打通’。租一樣的房子,不同的對象交不同的租金。”朱建文表示。
暫停經濟適用房建設,推行貨幣補貼
在增加租賃房源實物建設的同時,常州于今年初暫停經濟適用房的實物建設,代之以每戶8萬元的貨幣補貼,幫助符合經濟適用房保障條件的家庭到市場上購買商品房。這一政策實施大半年來,大受歡迎。目前已受理申請6134戶,是往年實物經濟適用房全年申請量的5倍,申請家庭已簽約購房3813戶。
據介紹,常州商品房價格比較穩(wěn)定,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價格相差約1000元,按照3口之家保障到80平方米的標準,8萬元恰好能抹平“差價”。同時,保障對象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個性化需求選擇購買商品房,避免了過去由于經濟適用房地段不合適屢屢發(fā)生的“棄購”。
更具吸引力的是,保障對象購房滿5年后若要上市交易,只要向政府退還8萬元補貼款即可。對低收入家庭而言,“有限產權”部分也獲得了財產性收入。
通過貨幣補貼,常州市將提前完成該市2007—2011年住房保障規(guī)劃中提出的經濟適用房保障任務。而一般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周期就需要3年左右。貨幣補貼大大縮短了這一進程。
“今年初常州房地產市場成交低迷,價格穩(wěn)中有降,這樣的情況下,貨幣補貼的效果好,客觀上也促進了樓市存量房消化。”朱建文說,“住房保障方式應該和住房市場靈活結合,以后市場形勢出現變化,我們還會及時作出調整!
建立房投公司融資30億元,保證保障房建設資金
無論是大規(guī)模的實物建設,還是每戶8萬元的貨幣補貼,都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銀。資金始終是保障房建設的大問題。
根據常州市的保障規(guī)劃,要實現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應保盡!,并籌集6000套左右公共租賃房源的目標,兩年內共需投入住房保障資金30億元左右。而常州每年用于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的財政撥付資金只有1億元左右。
今年年初,常州成立了注冊資本為10億元的常州公共住房建設投資公司(以下簡稱“房投公司”),作為保障房建設的投融資平臺,政府向房投公司注入3000畝土地資源,落實了30多億元融資額度,目前已實際到賬27.9億元,一舉解決了今后幾年的保障資金。
據朱建文介紹,房投公司融資的還款渠道主要有7條,包括土地出讓凈收益的10%,每年約10億元;公積金增值收益部分,每年約兩三千萬元;財政專戶投入每年1億元左右等,“還貸沒有問題”。
由于房投公司資產質量較高,還款渠道多元而穩(wěn)定,金融機構紛紛給予融資支持。房投公司已經具備了可持續(xù)的投資能力,能夠在較長時期內對住房保障穩(wěn)定投入。
朱建文介紹:“當公租房達到萬套左右的規(guī)模,房投公司就有足夠的資產爭取試點產業(yè)信托基金,資金實力會進一步增強,甚至可以參與商品房市場,賺錢來回補保障房的投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