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飆升的房價
房地產的回暖往往會被當作全球經濟復蘇的一個跡象,給人以鼓舞。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樂意看到房價的上漲。
45歲的英國母親蘇珊就感到房價下跌是個好機會。她的大女兒22歲,有一定經濟能力,但現(xiàn)在還沒有房子。去年,蘇珊決定趁房價下跌,幫女兒買了一個小房子。
然而,對于那些將房屋用于投資,而非自住的人來說,房價上漲才是利好,而這樣的人不在少數(shù)。美國《基督教箴言報》有一篇文章提到,之所以現(xiàn)在有許多老人買不起房子,流落街頭,是因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有錢人在城里大炒房地產,導致房產價格火箭般攀升,一些黑心房東為多掙房租,在合同到期后逼迫原房客搬走。
與那些黑心房東一起招致諸多罵名的還有房地產開發(fā)商,在中國,這一現(xiàn)象尤其明顯。從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至今,中國城鎮(zhèn)住房價格飛漲,很多開發(fā)商一夜暴富。
然而,開發(fā)商也有開發(fā)商的委屈,他們站出來為自己辯護,指稱房地產暴利的時代早已過去,而現(xiàn)在房屋價格居高不下,有很大一部分成本貢獻給了土地,今年,中國土地交易價格持續(xù)攀升,“地王”不斷出現(xiàn)。
而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漲幅比6月擴大0.8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以來該數(shù)據(jù)環(huán)比連續(xù)第5個月、同比連續(xù)第2個月上漲,漲幅也有逐步加大的趨勢。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坦言,“現(xiàn)在的房地產市場已偏離了住房的本質!
過度市場化?
中國房地產的現(xiàn)狀,是與住房的市場化改革相伴生的。在此之前,絕大部分城鎮(zhèn)居民都在“等、靠、要”中度日———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
福利分房制度的終結,使很多人的住房發(fā)生了過去不敢想的變化。但房價的飆升,也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尹中立認為,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出發(fā)點更多是為了用國內住房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而不是著眼于老百姓的安居上。在此后的政策措施中,政府更是片面強調房地產對于經濟增長的拉動功能。
相比十年前住房需求大、供給卻有限的狀況,現(xiàn)在則是只要能用足夠的購買力滿足需求,供給永遠在不遠處向你招手。無疑,住房消費已經極大拉動了經濟的增長,卻也留下了一個對未來構成極大威脅的隱憂。
在2007年的一次房地產展覽上,行為藝術家梁克剛將頭和手緊緊鎖在住房平面模型的枷鎖中,頻頻走到各大房地產開發(fā)商的展臺,表達自己的行為藝術。他影射的是中國當下的“房奴”。
“房奴”并非重點,美國人說,我們中有70%是房奴。重點是,國內很多大學生,一畢業(yè)就成了房奴,很多人是舉全家之力,甚至動用了父母的養(yǎng)老金,徹底地淪為了房奴。
難怪一位旅居英國的劍橋大學講師感慨,國內的消費水平早已超越了國外。他所處的系7個40歲以下的同事里,只有兩個買了房,比起國內年輕人有房有車的境況,“實在汗顏”。
只是,這些靠“啃老”買房的年輕人也許從未想到,一旦父母年歲更大,早已將養(yǎng)老金供給給子女的他們,生活能否有保障?而淪為房奴的自己又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給他們提供相應的保障?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這一隱憂將越來越顯現(xiàn)。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