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上海五月十九日電(陳爍 )截止到十九日中午,上海浦東新區(qū)世博志愿者工作站已有超過一萬名申請者報名參與志愿服務(wù),在上海全市72個世博志愿者工作站中,報名量位居第一。
據(jù)有關(guān)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浦東工作站每天收到的報名量都在兩百名左右。
這已經(jīng)報名的萬余名申請中,有學(xué)生、職員、公務(wù)員等各種群體,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約為1:2,年齡最小的11歲,最大的為77歲。
這其中,還有兩位特殊的報名者。一位是唯一至今還留在上海的猶太后裔、并在中以建交后第一位從中國移民以色列的沙拉·伊馬斯,另一位是在今年“兩會”時一口氣遞交了62件書面意見的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一屆浦東新區(qū)“五星級志愿者”裴蓁。
世博志愿者招募的第6天,沙拉·伊馬斯就來到浦東世博志愿者工作站報名。沙拉·伊馬斯有著一半猶太血統(tǒng)和一半中國血統(tǒng),她的父親老伊馬斯在二戰(zhàn)時逃到上海,沙拉·伊馬斯也就生在了上海,長在了上海,并在上海結(jié)婚生子。1992年以色列與中國建交后,沙拉攜三個孩子移民以色列。在那里,這位本來地道的中國媽媽受到了強(qiáng)烈的以色列家庭教育方式?jīng)_擊:在那里,“賺錢從娃娃抓起”。正是因此,沙拉和三個孩子在以色列的生活從一開始撿別人丟在垃圾桶上的面包開始,逐漸好轉(zhuǎn),并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變。從小被訓(xùn)練依靠自己努力賺錢的孩子,皆各有所成。沙拉的二兒子,還成為經(jīng)營鉆石生意的千萬富翁。
如今沙拉住在兒子送的位于浦東新區(qū)的一幢房子中,平時還在醫(yī)院做義工。沙拉說,愿意用自己的家來接待參加世博的國際友人。她覺得,自己的家既是一個地道的中國家庭,也可以作為一個國際家庭,可以給有不同需要的國際友人參觀,讓他們深入了解中國。
裴蓁是一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也是一位人大代表,他的另一個身份,便是堅(jiān)持了多年的志愿者。5月15日,裴蓁來到志愿者工作站,仔細(xì)填下申請表的每一欄。世博來了,他要申請做一名世博志愿者。裴蓁說,志愿者最重要的是“愿”,即便最后沒有被選上,只要自己愿意做,也一樣可以在隨時需要的地方服務(wù)。
這兩位身份有些特別的志愿者,都表達(dá)了相同的想法:服從志愿組織、服從分配。沙拉說,志愿者分配任務(wù)時是沒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如果有需要讓她去掃地,她會毫不猶豫地拿起掃帚。裴蓁也認(rèn)為,志愿,是沒有界限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