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已研讀本協(xié)議書、對應其次的產品說明書和風險揭示,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曉本理財產品的風險,愿意承擔相關風險。”投資者簽訂理財合同時,都要把這句話抄一遍,但事實上很多人并沒有仔細閱讀理財合同。專家提醒,合同中每一項條款都很重要,投資者尤其要精研其中三大關鍵:收益類型、預期收益、提前贖回或終止的條款。
是否保本要弄清
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有保本與不保本兩種。按收益類型分類,理財產品又分為保證收益類和非保證收益類兩種類型。對穩(wěn)健的投資者來說,要關心的是本金是否能夠保證取回。
一般來說,若購買的是保本類理財產品,銀行能夠保證在到期日向投資者支付不低于100%本金的款項。但是,如果因為投資者提前全額贖回導致產品提前終止或特定事件而致使理財產品須被提前贖回時,則本金保證條款或許會不適用。
此外,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還有零收益的風險。此類產品的收益計算方式可分為區(qū)間累積型、掛鉤型和觸發(fā)型三類。拿區(qū)間累積型來說,它是指銀行會先確定最高、最低的年收益率并設置利率參考區(qū)間,根據標的物在參考區(qū)間內運行的情況確定收益率。因此,即使產品設計者對某一掛鉤市場走勢判斷正確,但假設參考區(qū)間設計的幅度過于狹窄,會直接影響實際投資成果。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是指商業(yè)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該類產品既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保證收益,投資者要對其中的風險有比較好的認識,才能確定是否購買該類理財產品。
預期收益看明白
在承擔相應風險的情況下,投資者也需要對收益情況有一個明確的知曉。因很多理財產品預期收益較高,很多投資者便有了購買該產品的欲望。其實,投資者需要知道達到這個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是多少。畢竟,最
高收益只是一種預期的可能性,不代表銀行對實際收益的保證。
事實上,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取決于投資標的的市場表現(xiàn)。因此,任何預計收益、預期收益、測算收益或類似表述都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用語,不代表投資者可能獲得的實際收益,也不構成銀行對相關理財產品的任何收益承諾。
如果投資者投資以非本國貨幣結算的理財產品時,那么還需要關注匯率的變化情況,在外匯市場匯率發(fā)生波動時,投資者若將投資收益結算為本國貨幣,可能會造成投資本金的損失。
贖回、終止需了解
理財產品首先是流動性風險,一般來說,在一定的期限內,投資者沒法贖回資金,這就是流動性風險。若理財產品在投資期限內不得提前贖回或終止,則投資者的資金的流動性將會受到影響。
即使對可提前贖回或終止的理財產品,如果因為市場利率變化等因素出現(xiàn)大規(guī)模贖回,也可能影響該產品的流動性,投資者不一定能在其希望的時候將理財產品全部或部分變現(xiàn)。另外,投資者的贖回或終止該理財產品的請求,可能會導致無法贖回或只能以相對上一個交易日價格很低的價格贖回。(張東紅)
參與互動(0) | 【編輯: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