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兩個學建筑的研究生——姜藝思和嚴英杰在這次“挑戰(zhàn)杯”競賽上的項目是:自己籌款、自己設(shè)計和援建一所希望小學。
去年暑期,姜藝思和嚴英杰聽說香港建筑業(yè)研究學會的創(chuàng)辦人楊澍人要在廣西捐建一座“希望小學”,并且要招募一批學建筑的香港大學生去設(shè)計和援建。早就聽說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姜藝思和嚴英杰,在老師的引薦下認識了楊澍人,并最終成行。
二人被廣西的風土人情所吸引,他們到了廣西一個名為紅鄧村的地方,綠樹青山、層次分明的梯田和當?shù)啬局平Y(jié)構(gòu)的房屋讓他們流連忘返。但是,就在這個紅鄧村里,他們也看到了破舊的小學,木制的校舍只能容納兩個年級。很多孩子只能每天跑五六個小時泥濘的山路去附近的村子上學,甚至有小孩在上學途中被大水沖走。
看到那些孩子的滿臉稚氣和期待了解外面世界的眼神,姜藝思和嚴英杰萌發(fā)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幫助當?shù)鼗I建一所小學,并且還不破壞當?shù)氐慕ㄖ幕瘋鹘y(tǒng),仍用純木建造學校的校舍。
從廣西回來后,他們就開始緊張地籌款——到商場人流多的地方貼海報;I款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太多的不理解,姜藝思告訴記者:“當時我們倆都準備放棄了,但一想到那些孩子的眼神,就堅持了下來!
最終,他們得到了一個房地產(chǎn)商的支持,房地產(chǎn)商不僅答應(yīng)自己出錢,還幫忙向周圍的朋友推薦,最后,在這個商人的幫助下,他們籌到了50多萬元。姜藝思說:“那一刻,我激動得熱淚盈眶!
從去年9月到今年10月,他們先后去了紅鄧村6次,最長的一次待了7天。從繁華都市到貧困山區(qū),也許待一天容易,但時間一長,就有著太多的不習慣和不適應(yīng)。姜藝思向記者描述,在那里,人住在上面,豬住在下面,滿屋的蒼蠅,特別是沒有“洗手間”,讓一個女孩面臨非常多的尷尬。但是紅鄧村人非常淳樸,每家都拿出最好的東西來熱情地款待他們。每次姜藝思去,全村的小孩子都跑過來與她擁抱。雖然第一次看到那些小孩又黑又臟的小手時姜藝思有些猶豫,但后來慢慢的,她就習慣了。
姜藝思和嚴英杰利用所學的知識,先通過實體模型研究當?shù)貜墓糯浆F(xiàn)在的榫卯建筑結(jié)構(gòu)和構(gòu)造方式,再經(jīng)過科學計算修正后,設(shè)計出了精簡的木結(jié)構(gòu)模式。目前,由姜藝思和嚴英杰設(shè)計的紅鄧小學正在施工,并且,紅鄧村還會有一個紅瑤文化館、一個學生和教師的宿舍,以及一個便于全村村民集會的中央廣場。
現(xiàn)在,姜藝思和嚴英杰每天都會收到紅鄧村孩子的來信,孩子們在信中告訴他倆學校建設(shè)的進展情況、發(fā)生在他們村里的故事和他們自己的想法。從這些信中,姜藝思感覺到做這件事情的偉大意義。
姜藝思說,紅鄧小學的建成將會成為該村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性標志,它將會改變那里貧窮落后的面貌。明年7月,紅鄧小學的新校舍將會投入使用,姜藝思打算邀請更多的香港大學生一起去參加落成儀式!耙苍S在他們中間,還會有同樣的故事發(fā)生。”姜藝思狡黠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