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wǎng)》報道,英國政壇赫赫有名的“鐵娘子”——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黯然辭世,享年87歲。一時間,幾乎所有媒體都爭搶在第一時間發(fā)布撒切爾夫人逝世的消息。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當天發(fā)表聲明稱,美國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自由捍衛(wèi)者。前蘇聯(lián)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說:“撒切爾夫人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杰出的人物。她將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中,歷史將會銘記她。德國總理默克爾說,撒切爾夫人是她那個時代的”非凡的領導人"。
從雜貨店老板之女到進入英國的權力中樞,撒切爾在英國歷史上留下了很多項第一:第一名女議員;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女首相;英國20世紀連續(xù)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在以男性為主的政治舞臺上,撒切爾的女性標簽格外顯著。不過,回顧撒切爾的一生,她的獨立,她的剛毅,注定了她是一個不平凡的女子。電影《鐵娘子》里對此有畫龍點睛的描述:“我的人生一定要是不同凡響的,而不是做飯、洗衣服、帶孩子,我的人生不能只是這些!
在回顧撒切爾夫人傳奇一生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瞬間無法忘記。雖然撒切爾為人所牢記的是她的政治生涯,但擠進英國最難擠進的男人世界,是撒切爾不可磨滅的成就之一。遼寧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畢會成帶我們回憶起撒切爾的大學時代。
畢會成:在英國這樣一個貴族政治根深蒂固的國度,她以一個女性的身份,大概24歲就在購物中心的肥皂箱上發(fā)表演講。她是1950年大選的最年輕的女候選人,她在還是牛津大學當學生的時候,就習慣著面對一屋子的男性來講述自己的想法。就是在牛津大學這樣一個觀念和精英的集散地,她已經(jīng)嘗試著以牛津大學的保守黨學會主席的身份,引導那里的輿論而不是簡單的迎合它,也正是這一點引起了后來的保守黨主席的關注。至于她的競選實際上不是非常有戲劇性,除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當選比較有戲劇性出乎意料之外,實際上第一次當選在她看來,似乎就是一個相對有些枯燥的過程。
一生傳奇、故事無數(shù)。在與阿根廷的馬島之爭上,撒切爾果敢作出決定,擊沉阿根廷唯一的航母。畢會成形容,撒切爾個人傳奇的性格塑造這場傳奇的戰(zhàn)爭。
畢會成:撒切爾盡管離二戰(zhàn)的結(jié)束有相當長的時間才上臺,但是她實際上是站在二戰(zhàn)的廢墟之上的,因為二戰(zhàn)當中英國在歐洲幾乎是孤軍的與希特勒作戰(zhàn)。對于英國來說,二戰(zhàn)的勝利確實是一個疲勞式的勝利,戰(zhàn)后的大英帝國就是輝煌不在了。那么在這個時候,世界舞臺上獨步的是美國,1982年的英國實際上在世界的政治舞臺上已經(jīng)退出了第一流國家的角色,所以面對萬里之遙的馬島,面對一個衰退的帝國,這個時候這個巨大的壓力壓到這樣一個政治領袖身上,實際上這就使首相個人的意志個人的性格起了至關重要。實際上傳奇的性格可能塑造了這種傳奇的戰(zhàn)爭。
回憶撒切爾的一生,早年的意氣風發(fā)、中年的叱咤風云都為人所牢記。然而晚年的凄涼也是不爭的事實。
畢會成:有報紙上這樣講說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大名幾乎每天都會出現(xiàn)報紙、雜志和電視屏幕上,但是這個名字的主人卻極少被關注,人們只是用它來指代撒切爾主義,或者代指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段歷史時期。撒切爾夫人雖然被封為大眾的偶像,但真正的撒切爾夫人卻早已被以往了。我覺得這句話對撒切爾的晚年生活的確是一個很到位的概述!惰F娘子》奧斯卡的影片為什么偏偏聚焦她作為女人、妻子和母親的這樣一個生理學和社會學的事實,而不是她引以為傲的政治生命,當然實際上如果發(fā)生在其他的社會,或許這是一個巨大的反差,但是對英國社會來講似乎這中反差不是特別大。我并不認為英國人會像我們一樣的看待撒切爾晚年的這種所謂的落魄,所謂的生活。
撒切爾的一生在多數(shù)時候給人男性般剛強的印象,唯有一次,她似乎回到了女人的角色。而這一次恰恰與中國有關。
畢會成:從她的經(jīng)歷上看很難說她是女性的,有人覺得說她只在一次做過女人,就是在1982年的北京跟鄧小平的交往。有人就分析說她在向鄧小平讓步的時候核心的原因是一個性別戰(zhàn)爭。西方媒體做過這種評論,它說與鄧小平相比她只是一個女人,在其他的場合,似乎她比男性還要男性一些,因為當時她不管是跟美國的總統(tǒng)里根還是跟前蘇聯(lián)的戈爾巴喬夫之間他們的關系都顯得長袖善舞了。可以說,在這種國際政治關系當中,這個可是當時歐美政治的三架馬車,但是唯獨到了北京,到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空間,面對這樣一個從戰(zhàn)爭當中走出來的強有力的政治巨人,她真的在這個場合她被打回了女人的原形。對她來講可能在政治生活當中,就像她在臺階上的那次跌倒一樣,畢竟她作為這樣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作為政治生命當中唯一一次妥協(xié),可以想像這種經(jīng)歷對她甚至可以說是傷害吧。
盡管在鄧小平面前,撒切爾顯示不出鋼鐵意識,但這絕不影響她的“鐵娘子”之稱深入人心。而對于這一稱呼,撒切爾也毫不客氣的接受。
撒切爾夫人:俄國人說我是鐵娘子,但英國是需要鐵娘子,要轉(zhuǎn)彎你們自己去轉(zhuǎn),但我絕對不會掉頭轉(zhuǎn)彎。
她的堅毅在1984年的法國楓丹白露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當時的歐共體首腦會議上,鐵娘子為捍衛(wèi)英國在歐洲的經(jīng)濟利益,把她的手包猛摔在會議桌上,大吼一聲“I want my money back”(我想要回我的錢)。此話由此成為歐洲懷疑主義的傳奇之語。畢會成說,盡管這一次發(fā)脾氣成為壓倒她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此后的歐債危機等問題似乎印證了撒切爾當年的預測。
畢會成:英國尤其是保守黨,有著非常傳統(tǒng)的那種認知,就是認為英國永遠是光榮、孤立的。介于一面是歐洲、一面是北美,它在當中是永遠不會偏向哪一方的,所以她覺得那關乎英國財政主權的喪失,所以她說我們不可能接受一個我們無法控制連利率都不能由自己來決定的統(tǒng)一貨幣,她認為這是一個巨型的烏托邦,她認為這個烏托邦將是一個由德國主宰的,必將為經(jīng)濟危機所拖累的大鐵塔。盡管歐元問題后來成為壓倒她的政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后來發(fā)生的每一次歐元危機都似乎在向她當年的先見之明致意。所以她以及跟今天的卡梅倫乃至于整個的保守黨在這個歐元的問題上一直是抵觸的,并且不惜以自己的政治生命去做賭注。
世上再無鐵娘子,天下誰人不識君!撒切爾夫人給英國、乃至世界政壇留下的,也許在今后更長的時間里才能被人們更真切地體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