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為抗議美日間的新安保條約,日本民眾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議運動。大江健三郎在這一年第一次隨日本的作家代表團訪問中國,只有25歲,是團里最年輕的成員。他們在中國參加了聲援日本民眾抗議的游行。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時,他非常意外地聽到總理用法語對他向前一天晚上在日本國會議事堂前的沖突中犧牲的東京大學的女學生樺美智子表示哀悼,并飲茅臺酒一杯,以示追念。
幾天后,毛澤東在接見代表團時表示:“像日本這樣偉大的民族,是不可能長期接受外國人統(tǒng)治的。日本的獨立與自由是大有希望的。勝利是一步一步取得的,大眾的自覺性也是一步一步提高的。”最后毛澤東對大江說:“你年輕、貧窮,你將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革命者!彪m然最終大江沒有成為一名“革命者”,但那次中國之行顯然給了他極大的震撼和感動。他透過自己獨特的文學世界,堅忍地追問日本和日本人存在的意義。
1970年,日本巖波書店出版了大江的《沖繩札記》。雖然是隨筆集,透過自身對美軍占領(lǐng)下的沖繩的造訪,全書貫穿了面對集結(jié)了日本近代以來所有矛盾的日本對沖繩的所作所為,身為日本人的大江的捫心自問。書的最后,在1945年沖繩戰(zhàn)中向沖繩民眾下達“集團自決”自殺命令的守備隊長,時隔1/4個世紀,以“祭奠英靈”的名義,越過抗議的人群,乘坐插著星條旗的船只,強行登上當年自己下達過“自決”命令的渡嘉敷島的消息面前,大江陷入深深的內(nèi)。骸叭毡救说降资鞘裁,我能改變自己嗎?好離這樣的日本人遠遠的!薄稕_繩札記》此后再版幾十次,影響了幾代人。
1972年,沖繩名義上歸還日本,但時至今日,聚集了75%的美軍基地,沖繩人的心上,依然“生靈涂炭”。
2005年,圍繞沖繩戰(zhàn)記述的問題,當年渡嘉敷島守備隊長的弟弟和另一位在世的當年駐守座間味島的守備隊長把大江健三郎和出版《沖繩札記》的日本巖波書店告上了法庭。
大江健三郎是諾貝爾獲獎作家,日本巖波書店是日本最具人文傳統(tǒng)的出版重鎮(zhèn)。某種意義上,兩者象征著日本的知識良心。挑唆當年的守備隊長把大江和巖波書店告上法庭,日本的右翼力量可謂用心良苦,想借此公然向捍衛(wèi)正義的人們挑釁,并潛移默化地影響日本的年輕一代。
2008年10月31日,日本大阪高等法院終于做出了大江健三郎•巖波書店被告一方勝訴的終審判決。
(摘自《日本新華僑報》 作者:胡冬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