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臺灣高雄市市長陳菊在北京“2009高雄世運觀光行銷推薦會”上發(fā)言。臺灣高雄7月將舉辦“2009世界運動會”。 中新社發(fā) 廖攀 攝
中新網(wǎng)5月22日電 臺灣《聯(lián)合報》22日發(fā)表社論說,高雄市長陳菊訪大陸,堪稱是民進黨的“破冰之旅”。此行不啻意味綠營“逢中必反”的基調(diào)已然改寫,民進黨表里不一的大陸政策也到了需要大整修的時候了。高雄世運把民進黨逼上與大陸接觸之路,也許是偶然,卻也是民進黨尋求突破的一個契機。外界也許不必急著對陳菊的表現(xiàn)下斷語,兩岸大勢的必趨必至,其實不隨陳菊個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文章摘錄如下:
上午搭著直航飛機出發(fā),下午會見北京市長郭金龍,高雄市長陳菊這次登陸,堪稱是民進黨的“破冰之旅”。此行不啻意味綠營“逢中必反”的基調(diào)已然改寫,民進黨表里不一的大陸政策也到了需要大整修的時候了。
陳菊登陸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關(guān)注,輿論焦點其實不在反對她登陸,而是對民進黨“反中”奇特的雙重標(biāo)準(zhǔn)感到錯愕。試想,綠營五•一七才在街頭嗆馬“賣臺”,五•二一其最高公職人員隨即率團登陸,連黨內(nèi)山頭及“臺獨”社團對此都咬牙切齒,民進黨又要如何說服一般民眾?陳菊的大陸行,反襯了五•一七的“外強中干”,也凸顯民進黨左支右絀的論述再也掩不住其自我矛盾。
陳菊此行充滿曲折,她有強烈意愿扮演破冰角色,卻也知道自己面對著的巨大阻力,尤以綠營為甚。因此,她隱隱掩掩,數(shù)易其口。五•一七當(dāng)天,陳菊在高雄的“獨派”游行先是半途插隊,然后借口北上會師半路落跑,根本未登上高雄主場。如此極盡低調(diào),一則是為避免自己登陸的機會觸礁,二則也為避免加深外界對民進黨“說一套、做一套”的印象。
同樣不應(yīng)忽略的,是大陸為突破對民進黨的工作,對陳菊釋出的高度善意。包括給予她通關(guān)禮遇、使用“高雄市長”身份,乃至在北京鬧街掛上“世運在高雄”的廣告牌,都是雙方為這一破冰之旅達成的妥協(xié)。因此,盡管世界不動產(chǎn)聯(lián)盟的頒獎典禮已經(jīng)延期,陳菊仍珍惜好不容易談妥的條件,選擇如期出訪。也可見,兩岸之間,并非只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戲。
高雄世運把民進黨逼上與大陸接觸之路,也許是偶然,卻也是民進黨尋求突破的一個契機。如果說運動會的促銷,需要兩岸更廣泛而直接的接觸和交流,那么經(jīng)貿(mào)、觀光、文化的交流又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陳菊的出訪是為了高雄市民的整體利益,那么馬“政府”促成兩岸人員、資金、教育交流的一連串政策,民進黨又為何需強行貼上“賣臺”的標(biāo)簽?如果陳菊登陸如此正氣凜然,那么,綠營長期以來編撰的“賣臺公式”:“登陸”等于“親中”,“親中”等于“賣臺”,還能不就地作廢嗎?
高雄市長登陸,其實是一個遲到九年的行程。公元兩千年七月,高雄市長謝長廷有意到廈門進行城市交流,遭剛上任的陳水扁和“陸委會主委”蔡英文阻擋,而未能成行;也因此,九年后才有陳菊的破冰之旅。
九年之隔,“臺獨玩家”陳水扁貪瀆系獄,接任黨主席的蔡英文改變立場支持陳菊登陸;對民進黨而言,九年蹉跎,在搖擺中失去“政權(quán)”和民心,也該想一想其破舊的大陸政策該怎么修了吧!
對臺灣而言,陳菊此行其實具有比促銷“高雄世運”更大的意義,那就是:從臺灣的公共利益出發(fā),比供奉個人信仰更重要。兩岸互動,有了民進黨的參與,可以發(fā)出更多元的聲音,這是正數(shù)。對民進黨而言,直接站出來面對中共,不要一味躲在國民黨身后亂放冷箭,那也是它終須承擔(dān)的責(zé)任。問題是,在輿論一片支持陳菊登陸之際,民進黨拿什么去說服它的基層徒眾呢?
從高雄繞經(jīng)凱道到北京,陳菊這趟破冰之旅走得崎嶇,也做足了姿態(tài)。外界也許不必急著對陳菊的表現(xiàn)下斷語,兩岸大勢的必趨必至,其實并不隨陳菊個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