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1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日前刊文《將官裁百人 重要軍職搶得兇》就日前臺灣軍中人事制度與近期軍紀丑聞不斷發(fā)表評論,文章分析稱,表面上軍中人事回歸制度,除基層軍紀風波,過去常見的高層人事斗爭已鮮有所聞,但實際上由于制度綁死人事,高階軍官掐指一算,都知“自己軍中未來多少都能把握”,因此暗中角力不斷,對此,有臺軍將領直言“不爭就沒機會”。
文章摘編如下:
馬英九上臺后,軍中人事回歸制度,加上幾波肅貪行動,除基層軍紀風波,過去常見的高層人事斗爭已鮮有所聞。但將領坦言,軍方表面看起來一片祥和,私下角力不斷,除因將官大量裁減,制度綁死人事,高階軍官的發(fā)展越來越有限,“不爭就沒機會”。
據臺軍方和“退輔會”統(tǒng)計,臺軍包含現(xiàn)役和退役在內,已經陸續(xù)累積有高達3000多名將官,在社會期望和馬英九指示下,“國防部”預計“摘星百人”,把現(xiàn)有將官員額從393人大刀砍至229人,“國防部長”高華柱上任后,就積極疏退不少將官。
同時,為避免民進黨時代頻繁造就任職不到一年就高升的“義務役”將官,軍中也開始落實重要職務至少兩年一任的制度,從制度上杜絕過去的買官機會和質疑,并希望因而減少軍中拍馬屁或人事斗爭的發(fā)生。
過去扁政府時代,將領升官是“個個有機會、人人沒把握”,但如今,兩年一任的制度,不管自己在哪個階級或職務,掐指算一算,看看同期還有誰,占哪些缺和職務,對自己軍中未來多少都能把握。
只是,一旦若遭主官調離重要職務,又被兩年一任人事制度綁死,就形同宣告軍旅生涯結束,除非前有“紅人”中箭落馬,否則人人都沒機會,因而導致人事內斗加劇。
“國防部”想要在人事精簡過程,同時堅持重要職務兩年任期,如同想要在加速排水的同時,卻又把水管縮小,再加上壓力之后,結果若不是導致逆流,就是爆管。軍方人事制度化的同時,若能保有一些人事運用的彈性空間,才能解決逐漸浮現(xiàn)的人事僵化以及內斗的負面效應。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