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4月16日,“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新聞發(fā)布會在上海舉行。主辦方之一中國新聞社社長劉北憲在出席本次會議時表示: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將為全球華文媒體表達心聲提供平臺,促進海外華文媒體之間及他們與中國媒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探討世界華文傳媒的發(fā)展與壯大之路,提升華文媒體的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擴大世界華文媒體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中新社發(fā) 湯彥俊 攝
中新網8月23日電 當地時間23日出版的《僑報周末》將刊發(fā)題為《中國的2015年將會什么樣?》評論員文章指出,自從1815年由英國傳教士在馬六甲創(chuàng)辦《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計傳》,海外華文媒體到2015年剛好是兩百年。我們生逢其時,應該看看國家路徑與自我設計之間的關系,用不斷的追問點亮媒體手中那只火把。
文章全文如下:
中國的2015年將會什么樣?這是一個典型的算命游戲式的提問。但若有了正襟危坐一臉嚴肅的態(tài)度,這提問就不免會引人好奇和深思——筆者上周應邀擔任一項媒體培訓課程主講,開篇便是這第一句話,當然此非故弄玄虛,而是引導著想象一下未來的國家和熱鬧的宇宙:中國要在2015年發(fā)射火星探測器,日本要在那一年發(fā)射月亮女神登月衛(wèi)星,印度宣示要實現宇航員登月,而美國則在兩年前就宣布要在2015年重新登上月球……
就在兩周前,《華爾街日報》上發(fā)表了經濟預測研究機構IHS Global Insight的報告稱,中國有望在201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制造業(yè)強國,比原來的預測要提前數年。這是因為“美國制造業(yè)萎縮是導致中國加速趕超的重要原因”。換言之,中國經濟成為全球老大也只剩“最后一英里”的沖刺,而人均了的經濟水平相信仍在各國排名中間席。
除了洋人認為中國速度太快,中國人自己也有數據測算——中國現代化戰(zhàn)略研究課題組兩年前發(fā)布《中國現代化報告2007》時指出,在對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后預計,如果按照中國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國第一次現代化實現程度達到100%大約需要8年。即中國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現代化,達到1960年發(fā)達國家的水平”。
然而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經濟增長,“中國奇跡”的書寫方式似乎比預定軌道更令人擔心的是現代化和全球化在西方的衰退與反動是否會警醒中國人?國家財富持續(xù)長期增長以后的中國百姓將會進入何種生活狀態(tài)?中國的人口增長、資源匱乏、生態(tài)破壞、軍力提升、文化搶救以及移民遷徙、教育改革、家庭結構、商業(yè)習俗又將如何?
中國的發(fā)展的確一直是外界關注焦點:畢竟,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整齊劃一的行進是一幅既磅礴壯觀又充滿變數的畫面,世界上的頂級學問家如果不能回答有關中國增長帶來的問題簡直就是這個時代最具諷刺性的事兒。于是,各種版本的“中國觀察”或者“預測中國”(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威脅論”)便順應時景紛紛出爐,也是一時的洛陽紙貴。
在2000年,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就是這一波預測熱的始作俑者。當年該委員會發(fā)表報告《2015年的全球趨勢》就作了如此預測:2015年東亞地區(qū)最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是“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崛起”,其次是“朝鮮半島的統(tǒng)一”和“日本要求發(fā)揮地區(qū)領導力的意愿的增強”。而美日中等大國在關于相互競爭關系和如何對待印度尼西亞、朝鮮等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政權方面將面臨難題,在臺灣海峽等問題上可能發(fā)生軍事對立。
這些令人憧憬和杞人憂天的預測實際上對中國人的影響并不大——我用這個問題作小型民調,許多朋友都會答曰不知道,而且他們一律相信中國經濟越來越好,生活幸福指數也會越來越高,只是這種概念十分模糊,不夠具體。我會說,距離2015還有六年,這可能是中國崛起中產階層、社會資源不夠分配、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公眾心理嚴重失衡、老齡國家形態(tài)完成的六年,你又如何?對話的結果常常就陷入了一連串的追問。
其實我想說,自從1815年由英國傳教士在馬六甲創(chuàng)辦《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計傳》,海外華文媒體到2015年剛好是兩百年。在這條歷史長河里,華文媒體愛恨情仇,伴隨著母國共同前行,昨天的新聞已成歷史的底稿,而明天的預言不要成為未來的垃圾——雖然不能肯定這是一個完美的盛世,但非常相似黃仁宇先生眼中那個“大歷史”。我們生逢其時,應該看看國家路徑與自我設計之間的關系,用不斷的追問點亮媒體手中那只火把。
因此要問2015年中國會怎樣?其實沒有答案。答案就是媒體人的不斷追問。(評論員 張西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