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馬華卿先后制作了“反BBC污蔑”的兩集視頻,并上載至網(wǎng)絡。他把自己制作的中英文版本視頻,都上傳到中央電視臺網(wǎng)站以及YouTube、Facebook等世界知名網(wǎng)站。
2008年4月10日,人民網(wǎng)上載了馬華卿制作的視頻,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網(wǎng)站推出的《我們的網(wǎng)民反藏獨》專題中,該視頻也頻頻在醒目位置出現(xiàn)。最終,BBC《世界新聞》總編輯于4月16日在BBC網(wǎng)站博客上發(fā)出道歉信,表示“現(xiàn)在我們知道中國的一些媒體,盡管不包含主流媒體像中央電視臺一套,報道了相關信息。我們錯誤地認為中國試圖在掩蓋奧運圣火在倫敦受藏獨分子干擾的真相,當我們犯了錯誤,我們需要道歉,我們很愿意這樣做!
不過,馬華卿看過道歉信后,對其態(tài)度相當不滿意,認為BBC是在敷衍了事。于是他又制作了第三集《BBC不懂得什么叫做賠禮道歉》,抨擊BBC“道歉的同時還要狡辯”是要不得的態(tài)度。不過,BBC沒有再做出任何回應。
他說:“我當時反復核對了時間,怕是自己搞錯了。”馬華卿說自己對法律、經(jīng)濟、社會、媒體、外交都非常感興趣,這會成為他日后選擇職業(yè)的方向。但無論做什么,都不能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也不能忘記一個青年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
給家鄉(xiāng)的英文挑錯誤
馬華卿有時也會在網(wǎng)上論壇發(fā)表犀利言論,批評中國以及家鄉(xiāng)成都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常和奶奶鬧得不愉快!拔夷棠虘撍闶抢细锩耍8艺f‘家丑不能外揚’。我并不這樣認為,正因為‘我愛我家’,才要多提意見,希望‘家’能越來越好!
去年11月,馬華卿回成都探親期間,發(fā)現(xiàn)成都一些旅游景點、公共站牌和路標的英文翻譯有些混亂。“或者是中式英文,或者是過度翻譯,看得人是云里霧里!
他專門給這些翻譯標識拍下照片,如錦里、武侯祠以及部分公交站牌,都被他一一挑刺。他認為,一些特殊的路名應該保持中國文化特色,如“錦里”,翻譯成“Jinli Street”著實不妥。因為英文里沒有與“里”字對應的單詞,所以保留原稱“Jinli”是最佳方案,好記又簡潔,不累贅。比如:新加坡有很多路名,如Jalan Kayu、Jalan Besar、Jalan Daud、Lorong 29 Geylang,都是馬來語路名,新加坡政府并沒有把它們翻譯成“Kayu Street””Geylang Lane 29”,而是直接沿用原稱。
“新加坡是中西文化的交匯地,在翻譯地名時,已經(jīng)充分考慮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因此借鑒新加坡在翻譯中文地名上的經(jīng)驗,無疑是最合理的解決方案。”
馬華卿說,在成都有些英文翻譯,簡直讓人哭笑不得!氨热,我在成都某電影院看到的一句英文標識:Please turn on the quake function of your handphone,原意是想說‘請把您的手機調(diào)成振動’!
馬華卿給家鄉(xiāng)的英文挑錯的舉動,受到當?shù)孛襟w的關注,《華西都市報》在今年1月報道了此事,并在當?shù)嘏d起一場“還有哪些翻譯‘怪’”的群眾參與英文糾錯行動!拔夷棠讨肋@件事后一改常態(tài),不但沒責備我,還說這個‘茬兒’找得好,可以幫成都提升國際形象。” (徐鑫)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海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