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溫州施粥攤調(diào)查:日用大米百斤 獲政府隱性支持

2008年12月11日 10:21 來源:浙江日報 發(fā)表評論



溫州施粥攤圖



天還沒亮,紅日亭的老人在做施粥前的準(zhǔn)備工作

  相關(guān)新聞:

  溫州免費施粥攤一夜走紅 數(shù)十老人夏供茶冬施粥     

    溫州出現(xiàn)施粥攤給窮人施粥 引網(wǎng)友熱議(組圖)

  11月底,一組關(guān)于溫州施粥亭的照片登上了各大網(wǎng)站,感動了中國無數(shù)網(wǎng)友們。但它真的是像一些網(wǎng)友認(rèn)為的那樣,是受海外“金融危機”影響的臨時舉措么?近日記者趕赴溫州——

  一碗粥的溫度

  每天燒粥要50公斤米

  12月5日早上7時,感覺很冷,外面的風(fēng)很大,戴了帽子,脖子里還是刺冷的,天氣預(yù)報說受北方冷空氣影響,昨天就開始降溫,今天的最低溫度是1℃。

  記者來到溫州市鹿城區(qū)永東路社區(qū)九州小區(qū),4幢B樓一層的一間屋子大門已開,門口掛著“紅日亭”三個大字,這就是網(wǎng)上盛傳的溫州施粥攤“根據(jù)地”了。

  負(fù)責(zé)炒菜的朱碎嬌老人穿著白褂子,正在炒咸菜豆干。早在5點,老人們就陸續(xù)從家里來這里忙碌了。負(fù)責(zé)煮粥的陳松垚在一旁幫忙,他說,以前他們還要來得早,由于高壓鍋冒出的聲響影響周圍居民,所以煮粥就改在前一天下午5點,熬好后,裝在保溫桶里,再蓋上棉絮,這樣第二天還是熱乎乎的。小菜就沒辦法了,還是要當(dāng)天早上炒。

  陳松垚告訴記者,直徑32厘米的大高壓鍋,每天他要煮18鍋,裝滿5個大保溫桶,每桶有50多公斤,光大米每天就要50公斤。一般要忙到晚上9點多。

  每天他們會準(zhǔn)備10個小菜,但到最后具體數(shù)量很難確定,因為每天都有送上門來的驚喜:有臨時送來的腌菜、魚干,還有自己種的蔬菜,所以,負(fù)責(zé)炒菜的也不知道今天會有多少菜,甚至到8點了,還有人直接送菜到施粥點上。

  不一會兒,幾個老人陸陸續(xù)續(xù)地到齊了。到了7點半,大家將粥、小菜、碗筷、桌椅搬上兩輛三輪車,拉到施粥攤——500米外的華蓋廣場。

  7時40分,8個老婆婆都忙碌開來,把粥和菜都盛好。不銹鋼的碗都消毒過,并且有塑料袋套著,菜是自助的,想吃哪個自己選。

  8時,是每天供應(yīng)熱粥小菜的固定時間。這時,上百個前來吃粥的人早已排了很長的隊伍,從大棚里一直排到了大榕樹底下。

  一碗粥可以讓人很溫暖

  每一個拿到粥的人,或坐在棚子里的小圓桌前,或蹲在大榕樹下?吹剿麄兌酥爸鵁釟獾闹,蹲坐在四周吃的時候,沒有誰會不被感動的。

  33歲的郭洪濤是河南淮陽人,他說,自己這么年輕,來吃這碗粥實在是很丟臉,但是身上的錢花完了,廠里要等到今天5日才發(fā)工資,下午去廠里拿了工資,就回家去。

  這個從15歲就到深圳打工的小伙子說,自己學(xué)了一些做手機軟件的技術(shù),今年聽老鄉(xiāng)說這里更有發(fā)展空間就來了,可是到了溫州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這樣的廠家,三個月下來,既沒找到理想的工作,又沒有用武之地,他只能回家去想辦法。他說在他沒錢吃飯的時候,這碗粥讓他心里很溫暖。

  “今天我來吃這碗粥,我就是要讓自己永遠(yuǎn)記住今天這個日子,每個人都有落魄的時候,都會碰到難處,只要我記住溫州的老人們都這么能干,這么有愛心,我一個年輕人為什么不可以重新再來。”錢光宇一邊感謝老人做的好事一邊表達(dá)自己的志向。

  從安徽來溫州7年的錢光宇,在溫州開了一家理發(fā)店,當(dāng)了一個小老板,他的生意曾經(jīng)很紅火,沒想到妻子卷款離去失蹤至今半年,只能關(guān)門。說起吃粥,他苦笑說,前兩年,他用話訓(xùn)店里的雇員:不好好干,今后只能到紅日亭去吃粥。沒想到來這里吃粥的竟然會是自己。不過,在離開溫州到別的地方去闖業(yè)之前,他來吃這碗粥,可以說是“吃粥明志”。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在一個多小時里來吃粥的,竟有四百多人。老人們說到了周日人就更多,會有六百多。來喝粥的人群中每天都會有新面孔,比如郭洪濤和錢光宇這樣一時落魄的外地年輕人,但80%的人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還有一些是為了捐錢而特地趕來喝粥的。

  不管是誰,在粥攤面前一律平等,沒有身份地位之分,沒有外地人和本地人之分,都可以圍坐在一張桌子旁喝粥……干什么工作的都有,有回收廢品的、揀垃圾的、裝修工人、乞丐、流浪者、寺廟的僧人等,附近的一些居民也會到這里喝粥。碰到一些盲人,老人們會裝好粥和菜,送到盲人的手里。

  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忙碌,施粥攤結(jié)束后,陳松垚他們要先回去睡一下。

  接下來,攤點就成了老人們聽溫州鼓詞的活動場所,一臺播放機播放著民間曲藝,粥棚里外或坐或站的有好幾十個曬太陽的老人。到下午4時左右,每天都是笑呵呵的陳建光騎來三輪車,把電視機、凳子等物品,運回位于紅日亭對面的九州小區(qū)的倉庫。

  收拾好紅日亭的東西,傍晚5時,陳建光和陳松垚老人,就要準(zhǔn)備開始煮第二天的粥了。

   與金融危機無關(guān)

  “現(xiàn)在來吃粥的人為什么這么多?是不是因為金融危機,讓在溫州打工的民工找不到活干,吃不上飯了?”12月5日下午,慕名來紅日亭采訪的日本讀賣新聞社上海支局的兩位日本記者,向朱永麟老伯提出了這些問題。

  “不是的,施粥與金融危機沒有關(guān)系。我們施粥不是從今年開始的,從四年前就開始了!敝炖喜(dāng)場就否定了。

  “其實施粥在溫州很常見,也并非從今天才開始!薄凹t日亭施粥攤”的發(fā)起人之一、今年82歲的朱永麟說,他們的粥攤實際上是一個有40多年的歷史的“伏茶”點。

  在溫州,每個涼亭里或者熱鬧點的地方,三伏天都有老人們自發(fā)地全天煮茶,保證供應(yīng)。這種茶在溫州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伏茶”。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2006年8月底,在“紅日亭”送“伏茶”的老人們做完了“伏茶”,朱永麟和另外兩個老人——72歲的張明新和80歲的葉寶春——聊天的時候,說到很多外地人,特別是在街上揀廢品賣或者討飯的一些人,不能吃到一餐正常干凈的飯菜,大家商量著是不是可以煮點粥給這些人喝喝。

  可辦施粥攤需要的資金多得多。朱永麟和葉寶春、張明新等人各自掏了1000元,把施粥攤辦了起來。3800元買鍋買爐,再加上鍋碗瓢盆,大概4000-5000元錢的樣子,都是他們從自己的養(yǎng)老錢里省出來的。

  那年9月25日,開始送粥。

  

 [1] [2] [下一頁]

編輯:吳博】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jìn)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wǎng)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xiàn)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xiàn)降雪
每日關(guān)注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鏈粡鎺堟潈紱佹杞澆銆佹憳緙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榪界┒娉曞緥璐d換銆?/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