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日電 女臺商陳麗棻在上海打拼十幾年,屢敗屢戰(zhàn)終能立足,在臺灣人聚集的古北區(qū)是個傳奇故事。陳麗棻現在經營一家SPA店,在站穩(wěn)腳跟后,她將未來發(fā)展焦點瞄準中國大西北。
據臺灣媒體報道,1992年陳麗棻作為外派職員來到上海,初來乍到,陳麗棻看到一杯咖啡才買1.8元人民幣,咖啡杯還是用簡陋的塑料做的。她想在上海開咖啡店一定賺錢。那時上海街頭沒有一家象樣的咖啡廳。不過,當年真要開一家咖啡店并不容易。她說,從店面到咖啡豆、設備等都很難找。而90年代初,上海沒有外銷房,今天古北區(qū)仙霞路“小臺灣”尚未成形,要開店只能選擇南京東、西路,但租金嚇死人。
好不容易在廣西北路找到了150平方米的店面,租金7萬元人民幣,但最初并不是經營咖啡店。陳麗棻先開了家服裝委托行。1993年到1994年,陳麗棻瞞著先生及娘家開店,她以跑單幫方式從香港進貨,另外在太平洋百貨及錦江飯店以擺花車方式販買新潮男女服飾。
她表示,開委托行是根據“臺灣經驗”,因為當時上海人出國不多。沒想到生意并不好。委托行讓懷著上海發(fā)財夢的陳麗棻一下子賠掉了400多萬臺幣積蓄。她說,雖然當時負債累累,穿梭兩岸忙于貸款、標會,“心里都在滴血”。但家人全不知道,以為她在上海很風光。
生意失敗后,陳麗棻從五星級大飯店搬到小旅館,最后在虹橋租了間民房。1994年到1995年就在民房內等待時機,準備東山再起。
陳麗棻說,有時真想向朋友宣告“陣亡”,認輸回到臺灣!澳菚r日子過得實在辛苦”。她說,一年5萬元人民幣租來的民房既是住家也是辦公室,為了省錢,全年不開空調。夏天要側著睡才沒那么熱,冬天必須全幅武裝,棉被內放四個熱水袋,半夜常想為什么要來上海。
所幸,1994年后“上海熱”漸漸升溫。陳麗棻返臺籌集資金,一口氣在仙霞路訂下了8間房。但訂下房后,壓力更大;嘏_灣檢查,醫(yī)生告訴她,心律不整、掉發(fā)全是因為壓力太大。壓力來自于“8間房要租給誰啊”?
1995年后,“永和豆?jié){”、“臺南擔仔面”進軍上海,搬進了陳麗棻名下物業(yè),仙霞路成了上海有名“臺灣小吃街”。租約一簽5年,意味這位在上海闖蕩多年的女臺商終于能過上安穩(wěn)日子。但生意成功后卻和先生離異。陳麗棻說,兩個人走不同的路,距離就疏遠了,觀念也變得不同。
有了穩(wěn)定收入,1999年陳麗棻終于在古北區(qū)開了“星爵士”咖啡店。但不到一年時間,“星爵士”的周圍陸續(xù)開出7家咖啡店,包括連鎖的“星巴克”、“上島咖啡”,和當地人開的咖啡館,“星爵士”營業(yè)額馬上被瓜分。經歷大風大浪的陳麗棻決定轉讓,轉而投資現在的SPA館。
陳麗棻說,由于國際公司進軍上海,上海的各行業(yè)演進幾乎是跳躍式的。以咖啡店來說,上海演進模式不像臺灣經歷了幾個個性化很強的模式。她認為,美式咖啡“星巴克”就是個例子,只要有機器、設備加上短期訓練,誰都可以沖一杯大眾化咖啡。
曾經對上海充滿熱情的陳麗棻說,如今只能往二線城市或大西北尋找商機。她認為,今天的上海就是大陸二線城市的明天。至于杭州、蘇州、南京是否算是二線城市?陳麗棻說,這些城市商機也差不多了。近期,她將前往內蒙首府呼和浩特,蘭州也是計劃行程。陳麗棻說,大西北值得好好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