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6日電 中國青年報報道,昨天,北京安定醫(y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陳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果用黑(不健康)、白(健康)、灰(亞健康)三色描畫中國人,會得到一張“鉛灰色”的肖像。他認為:“轉型期的中國是個‘灰色國度’,面對壓力,老百姓的各種心理疾病都可能發(fā)生。政府應盡快采取預防措施,避免心理疾病引發(fā)的后果!
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近的統(tǒng)計表明:中國約有39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換言之,平均每100個中國人中,至少有3人需要接受心理咨詢和治療。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張侃雖然不太贊同用“灰色國度”來形容中國,但他同樣表示,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加速了中國社會的轉型。轉型期間,社會分化的烈度、速度、強度和廣度均超過以往任何時期,這是社會不穩(wěn)定和社會心理問題凸顯的重要原因。
對于各種心理狀況的顯著表現(xiàn),專家們進行了分析———
第一,城市化中農民工心理問題凸顯。目前,中國有超過1億的農民在城市打工,各地時有出現(xiàn)農民工跳樓、自殺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了該群體的心理問題。
第二,階層化的發(fā)展趨勢威脅著城市人的心理。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近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社會的十大階層中,六成多的人希望向上層流動。在社會的階層分化過程中,有人重利輕義,缺乏社會責任感,這已成為較普遍社會心理。
第三,老年人和青少年心理狀況不容樂觀。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年輕人沒有更多時間照顧老人。老年人長期獨守“空巢”,易引發(fā)多種心理疾病。此外,很多農村孩子很早就到城里打工,他們的知識、能力與社會需求極不相稱,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城市孩子同樣存在心理問題。由于競爭激烈,父母對子女要求高,孩子壓力大,也會誘發(fā)心理疾病。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約有20%的兒童出現(xiàn)抑郁癥狀,其中4%為臨床抑郁,即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癥抑郁。
陳斌說,在中國,解決心理問題的途徑很少,老百姓萬不得已才去醫(yī)院。因此,政府必須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為心理知識的普及創(chuàng)造機會。(李健 張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