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女在談情說愛的時候,大抵都是憑著本能進行的。一旦雙方產(chǎn)生了愛,就會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有戀愛成功結(jié)婚的,也有經(jīng)過一個過程,最后以失敗告終的。
而精讀過古今中外、帶有愛情故事的名著的青年,在談情說愛的時候,就會運用“戀愛兵法”。本來是一個在對方眼里不怎么“出色”的人物,因為采用了某些屢試不爽的“戰(zhàn)術(shù)”,結(jié)果俘虜了對方的心。
讀過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體小說《歐根.奧涅金》的人都知道,該書中有這樣的“經(jīng)典”名句:“不會對男人冷淡,你就別想得到男人的愛!
“那些高傲的小妞兒們,前額上總是寫著地獄的銘文:‘來吧,永遠是絕望!’我(深懂愛情技巧的人)看到這些高傲的小妞兒,拔腿就跑。而那些傻瓜們,對愈是追求不到的,反而拚命地去追求……”
莎士比亞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有幾句話,可以拿來詮釋普希金的名言。當(dāng)朱麗葉在黑夜中“獨白”著對羅密歐的思念時,正好被站在窗外的羅密歐聽個正著,于是,如火般的愛情便熊熊地燃燒了。
朱麗葉說:“是我無意中透露了對你的愛,否則,我會裝出一副高傲、冷淡的樣子,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拚命地追求!庇纱丝梢钥闯,高傲、冷淡,那怕是裝出的高傲、冷淡,也會獲得愛的成功。
法國小說家斯湯達的《紅與黑》,更是詳盡地介紹了這一“神奇”的“妙方”。英俊又有才氣的平民出身的于連,被侯爵的女兒瑪特兒小姐熱戀三天之后,拋棄了。原因是表面高傲的于連一旦陷進了情網(wǎng),竟和那些追求瑪特兒小姐的貴族青年,沒什么兩樣。
正當(dāng)于連沉湎于失戀的痛苦之中時,他遇到了一位精通戀愛學(xué)的俄國王子,這位王子交給了于連“三帖苦藥”,其中第一味苦藥就是雖然痛苦,但也要裝出高興的樣子,也就是說失去了比自己性命還重要的瑪特兒,也要裝出無所謂的姿態(tài),看到瑪特兒,就像和瑪特兒剛認識時一樣,可以彬彬有禮,但一定要不卑不亢,就像壓根兒沒有和她談過戀愛……三月個以后,瑪特兒小姐肯定會反過頭來,拚命地追求于連,“但于連先生,你一定要反復(fù)拒絕,千萬不要有受寵若驚的言行”。要使用戀愛的絕招———高傲、冷淡。
于連如此做了,果然有效,瑪特兒一反往常,又拚命地去追求于連了,不顧父親的反對,為平民于連獻出了貴族小姐的一切。
我國的小說名著中,有如此見解的,應(yīng)當(dāng)首推蒲松齡的《恒娘》了。
作者講述了一個妻子失去了丈夫的寵愛之后,在恒娘的指導(dǎo)下,假戲真做,終于又奪回了失去的愛。這時作者借恒娘之口,發(fā)了一通精彩的議論:“男人大都喜歡新的,討厭舊的;喜歡難得的,討厭容易到手的。”這幾句話,好象言簡意賅地總結(jié)了普希金、莎士比亞、斯湯達他們有關(guān)男女戀愛的看法。
難怪臺灣著名雜文家柏楊看了《恒娘》以后說,女士們,你們應(yīng)該把恒娘的故事,作為座右銘,隨身攜帶。只有如此,才能拴住丈夫的心。
“天下英雄,所見略同”,套用這句話的模式,是否可以這樣說:“世界文豪,看法一致”?
普希金、莎士比亞、斯湯達、蒲松齡等文學(xué)巨匠……不同國籍,不同時代,為什么對戀愛卻有著大致相同的看法呢?
他們既沒有見過面,更沒有交流過這方面的經(jīng)驗,這不是奇怪現(xiàn)象嗎?
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戀愛總是失敗,我給她傳授了名著中的“經(jīng)驗“,結(jié)果戀愛成功了,并結(jié)了婚,過得很幸福。
經(jīng)過實踐的檢驗,看來文豪們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是站得住腳的。當(dāng)戀愛遇到困難時,不妨翻一翻這些書籍,是會有好處的。
文章來源:香港《大公報》 文/郭振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