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聞中心|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科 教|時 尚|汽 車
房 產|圖 片|圖片庫|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商城|供稿|產經資訊|出 版|廣告服務|演出信息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關鍵詞1: 關鍵詞2: 標題: 更多搜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著眼島內權斗 陳水扁當局卷土重來深耕“臺獨”?

2005年08月11日 07:26

  近來,陳水扁拋出“中華民國四階段論”,稱2000年以后進入“中華民國是臺灣”階段,并提出“一原則、三堅持、五反對”作為處理兩岸事務的準則,宣稱反對“一個中國、一國兩制、九二共識、兩岸一中、《反分裂國家法》”,再次顯示扁當局不準備放棄“臺獨”路線

  從蟄伏到躁動

  記者:連宋郁相繼訪問大陸后,臺灣的民意出現了較大的逆轉,反“獨”的力量有所增長,泛綠陣營處在一個較為被動的時期,相對沉寂一些。但最近一星期,陳水扁又就兩岸關系密集放出狠話,是否意味著又要卷土重來?

  張文生(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基本上我們可以感覺到這種節(jié)奏。在2004年底“立委”選舉后兩岸關系跌宕起伏的過程中,人們覺得扁當局在政治策略上有些微調,但這是迫于形勢,是暫時的蟄伏。從最近一系列事件看,它攻擊《反分裂國家法》、推動“第二階段憲改”、為臺灣農產品登陸設限,他們繼續(xù)走分裂主義路線沒有變,也不準備走所謂“務實的”政治路線。他們有一顆躁動的心,一旦有機會,有需要,就會跳出來。

  幾個月來,民進黨當局在大陸政策上舉措失據,左右搖擺,對于“臺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對于兩岸交流知其不得不為而力圖不為。由于扁當局只著眼于島內權力爭斗,不管兩岸議題多熱,它能拖延就拖,重心仍放在島內選舉和政黨權力角逐。隨著年底縣市長選舉來臨,權力斗爭又浮現出來,其挑釁兩岸關系的言行仍有可能進一步升級。這可能沖擊本來就脆弱不堪的兩岸關系。

  拉攏?整合?

  記者:陳水扁此時此刻用激烈言辭攻擊大陸,主要出于何種因素?是否要拉攏“臺獨基本教義派”,整合島內泛綠的力量?

  張文生:陳水扁說的基本上是選舉語言。一遇選舉,民進黨的操盤模式通常是挑釁激怒大陸。其前提是泛綠陣營先取得一致。前一段,有關扁李矛盾的傳言滿天飛。在各方面的壓力下,泛綠陣營內部不和諧的聲音此起彼伏,民進黨與“臺聯(lián)黨”的利益沖突加劇。島內有分析指出,連戰(zhàn)訪大陸以及國民黨主席選舉,使國民黨的民意支持率上升。陳水扁深知,泛綠如果不能整合,甚至繼續(xù)分裂,在年底縣市長選舉中可能失敗。權力斗爭中的危機感又使他跑出來,拋出“五個反對”,宣稱“這些政策在我任內絕對不會動搖,民進黨也一定會堅持到底”,有拉攏“臺獨基本教義派”之意。

  連宋訪大陸后,島內興起的“大陸熱”,甚至燒到了泛綠陣營內部,如5名民進黨“立委”要參加在大陸舉行的論壇。扁當局害怕“大陸熱”動搖執(zhí)政基礎,失去大陸政策的主導權。因此,陳水扁最近一再制造“臺獨”議題,一方面是要為“大陸熱”降溫,為兩岸協(xié)商預設前提,另一直接的用意,就是整合陣腳有些混亂的泛綠,要先來一個“安內”、“統(tǒng)一思想”,鞏固“臺獨”鐵票,以圖在年底縣市長選舉時共同對抗泛藍。

  挑釁掀不起大浪

  記者:您認為扁當局刻意挑起兩岸對立,會有多大的效應?

  張文生:應該翻不起大浪。此時此刻鼓吹“臺獨”,有點像自彈自唱,島內有許多人都不予理睬。幾個月前的事例可資說明。在《反分裂國家法》立法過程中,泛綠陣營試圖引導臺灣民意再次制造兩岸的激烈對抗,但顯然沒有成功。當時,大陸立法反“臺獨”,以法律的形式為兩岸關系指明了兩條道路、兩種前景,給“臺獨、分裂”活動劃下了一條清晰的“紅線”,給島內“臺獨”勢力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于是他們紛紛跳出來,有意識地歪曲、丑化,企圖挑撥臺灣民眾的反感和對抗情緒。3月26日,泛綠陣營費盡心機發(fā)動了一次大游行,參加者比綠營預料的大大減少,事實證明泛綠陣營的操作是失敗的。當天,臺灣奇美集團創(chuàng)辦人許文龍發(fā)表了退休感言,認同“一個中國”,代表了臺灣工商界和廣大民眾的真實心聲。作為泛綠陣營的重要金主,許文龍的講話無疑給島內“臺獨”勢力以重重的一擊。所以,當主流民意是求穩(wěn)定時,為拉抬選情刻意制造兩岸對立,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民進黨難有作為

  記者:連宋訪大陸取得了政黨交流的豐富成果,如果落實,對臺灣民眾是極大的利好,但民進黨當局幾乎都不接招,多方反對,這是為什么?其中透露了何種政治信息?

  張文生:歷史的契機擺在面前,應該說他們也看到了民意的變化,但他們太執(zhí)著于權力的掌控,為了繼續(xù)掌控大陸政策的主導權,不惜讓部分民意流失。

  從連宋登陸之始,泛綠陣營就極盡攻擊和抹黑之能事。后來,又阻撓民進黨成員從事兩岸交流活動,陳水扁對交流大潑冷水,表示兩岸“沒有什么好接觸的”、“沒有什么好了解的”。他還表示“無論在野黨與中國有所謂幾點協(xié)議,都沒有意義,中國必須要跟臺灣政府談才有意義”。7月21日,陳水扁呼應美國發(fā)表的《中國軍力報告》,宣揚“中國威脅論”。陳水扁的種種言行表明,民進黨當局沒有放棄敵視大陸的態(tài)度,在兩岸關系表面上要“和解”,實質上仍舊推行“對抗”政策。

  民進黨堅持分裂路線,在未來幾年難有作為。它沒有能力宣布“臺獨”,也沒有能力阻擋兩岸交流的大潮。在兩岸關系上,扁當局只有大約2年的時間可以有所作為,但至今仍意識形態(tài)掛帥,自陷“臺獨”的泥沼,無法打開兩岸關系的大門。兩個任期8年時間在施政和兩岸關系上空轉,對于民進黨不是什么好事,其意識形態(tài)的沉重包袱,不僅害人,也害了自己。

  “憲改”埋下隱患

  記者:在兩岸關系新的“和平僵局”狀態(tài)中,島內泛綠陣營正在對分離活動進行深耕細作式的推動。繼“任務型國代”之后,扁又要激活“第二階段憲改”,這將給兩岸關系帶來什么變數?

  張文生:6月7日,臺“任務型國代”完成“修憲案”的復決程序,通過了“廢除國民大會”、“公投入憲”、“立委”席次減半、“立委”任期由三年延長為四年等重大議題。

  “修憲”一結束,陳水扁再次提出“第二階段憲改”,表示“期盼在卸任前為臺灣催生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泛藍陣營堅決反對,但當局仍一意孤行地推動。依當局的計劃,8月1日成立“憲改辦公室”,任命“國師”李鴻禧之子李俊俋擔任辦公室主任。

  盡管扁當局稱“憲政改革不會涉及統(tǒng)獨、領土等敏感爭議”,但它落實“中華民國臺灣化”,去除“憲法”的“一中架構”的目的表露無疑。6月25日,陳水扁在臺大法學院的研討會上表示:“第二階段憲改”正是去除“大中國意識形態(tài)”,要以“主權屬于臺灣人民”的這個“新主權論述”,替換以往“大中國的主權概念”。

  “公投入憲”已使公民投票成為在島內看來合“憲”的規(guī)定,客觀上為“法理臺獨”和“統(tǒng)獨公投”做了準備。但對泛綠來說,這只是鋪墊,“第二階段憲改”才是他們真正要的“牛肉”,因為它帶有“變相制憲”的內涵。由于這種“憲改”的目的是“法理臺獨”,其程序一旦啟動,將對兩岸關系產生嚴重沖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連錦添

 
編輯:張明】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廣告服務-【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備05004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