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為什么會如此關注許霆案,或者說許霆案件的第一次判決結果為什么會遭到如此多的非議?騰訊、南都等多家網(wǎng)絡都以情景再現(xiàn)的類似方式請網(wǎng)民設身處地地體驗在相同背景下自己的選擇。數(shù)萬人參與調查,幾家網(wǎng)站得到的調查結果基本相同。
這次網(wǎng)調結果顯示,面對這“許霆式誘惑”,約五成公眾 “會多取”并為自己辯護“事后追究的話就說不是故意”。而表示“我不會多取,我會給銀行反映情況”的不到一成。剩下的四成都坦白自己會“搖擺不定,想,但是不敢”。
調查結果表明,在許霆案過程中,公眾都是在以代入的感情來選擇自己的態(tài)度,比如之前對許霆的同情以及發(fā)現(xiàn)許霆撒謊后對他的非議。在整個事件中,每一個公眾其實都是在進行自我拷問:“如果機會給了我,我會不會當許霆?”
專家分析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
面對誘惑9成人會有類似沖動
“公眾的這種反應是有心理學基礎的。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是典型的‘神入’或者說是‘移情’!北本┐髮W社會學教授夏學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從兩個方面分析了許霆案吸引了如此多公眾關注的原因。
夏學鑾教授說,從心理學角度講,每個人在討論許霆案件的時候,都是把自己擺在許霆的位置上考慮問題的,因此公眾前期同情許霆并一直反對重判的態(tài)度是有心理學依據(jù)的,“普通人中九成多的人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會有類似的沖動,產生這種念頭是每個人都能夠理解的,所以許霆會得到如此多的輿論支持!
而對許霆的這種同情和關注也有非常深刻的社會學理論基礎。夏學鑾教授說,在社會學的標定理論中,有“原錯越軌”的概念,就是說在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或者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做出越軌行為,這種“原錯越軌”是不自覺的。
而與此相對的就是“再次越軌”概念,就是說越軌者是自覺的、有意識的進行越軌行為,這就越過了法律規(guī)范的界限。
多數(shù)人終用道德要求制服沖動
夏學鑾教授介紹,美國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就是列出了很多種美國法律不允許的行為,請答卷者誠實回答自己是否做過。調查結果表明,90%的被調查者曾經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有過一次或者兩次違法行為!熬懦梢陨系娜嗽谝簧卸紩性杰壭袨椋裨S三多那樣的、有強大道德約束的圣人模范畢竟是少數(shù)。因此,在‘移情’和‘原錯越軌’的雙重作用和影響下,公眾自然會同情許霆!
夏學鑾教授最后指出:“同情許霆只是限定在第一次判罰過重的情況下,而最終對他的判決應該已經平復了來自公眾的輿論壓力。因為,畢竟不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原錯越軌’只有一次,多數(shù)人都能夠用道德要求、正義原則、法律規(guī)范來制服這種沖動,公眾對許霆的同情和諒解是不可能也不會沒有限度,當許霆撒謊時,公眾的反應正是最好的證明!(周明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