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南鑼鼓巷,時常能夠看到這個老外的身影,他不是游客,而是這里一家創(chuàng)意品店的老板,同時,他還是南鑼鼓巷首屆創(chuàng)意文化節(jié)的發(fā)起人。
采訪:我不是一個有計劃的人,我就是突然有一個想法,有一天我看到這么空的一個店,然后就想自己干點什么。最后我就要了這個小店,不知道做什么,剛開始想賣些藝術品,后來突然有一天想到了文化衫。
在北京的南鑼鼓巷,時常能夠看到這個老外的身影,他不是游客,而是這里一家創(chuàng)意品店的老板,同時,他還是南鑼鼓巷首屆創(chuàng)意文化節(jié)的發(fā)起人。
采訪:我不是一個有計劃的人,我就是突然有一個想法,有一天我看到這么空的一個店,然后就想自己干點什么。最后我就要了這個小店,不知道做什么,剛開始想賣些藝術品,后來突然有一天想到了文化衫。
解說:這個在中國開店做文化衫的老外是個地道的英國人,1993年,他來到北京,一下子就被這里的文化,這里的人,這里的街道深深吸引,于是他決定留在北京,并給自己起了個中文名字叫江森海。
采訪:剛開始比較窮,不認識人也不認識中文,但是也沒遇到特別苦的情況。當學會一些中文我就覺得這個城市挺適合我的。人的性格跟我有點像。找到這些胡同,開始學這些歷史文化,我覺得很有意思,就不想走。
解說:生活在北京的江森海偏愛胡同,他吃在這里,住在這里,小店開在這里,胡同已經(jīng)成為他在北京生活的重心,京味文化也成為他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的主要來源。
采訪:我看到一個老外穿一件衣服寫著:我登上了長城。那一款從1993年到2005年沒什么變化,我覺得北京更需要一個合適的更有代表性的更好玩的一些文化衫,能代表北京的一些文化,一些特色,然后我就開始去想。就從那天看到那個文化衫,就看到了一個市場的機會。我的靈感就是來自生活,所以這些設計都會跟我的生活有關系。
解說:尋找創(chuàng)意的江森海喜歡胡同,他的家人也同樣喜歡這里,但是,有一天在胡同里住的好好的江森海一家卻決定搬家了。
采訪:我為什么走,是因為我沒辦法買那個四合院,因為是公房,如果是私房的話我也買不起。我現(xiàn)在有4個孩子,我不能一直在租房,所以后來我就決定要買房,然后我就找了一個合適的地方,我一直喜歡和平里,和平里是一個特別好的地方。
解說:江森海把家安在了和平里,但他的公司還依然留在南鑼鼓巷的胡同里,所以江森海每天一大早都要騎自行車到他熟悉的胡同上班。
采訪:其實我還是每天都在四合院,因為我辦公室就在胡同,而且每天都在這邊混,我還挺喜歡。我大部分時間還在胡同里。有一天我能回到胡同我肯定回到胡同,但是得多賺點錢才能買得起。
解說: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了18年的老外,江森海戲稱自己是個北漂,還是個名副其實的“洋北漂”。
采訪:要是在倫敦待了18年,說了一口流利的倫敦話,那么你就有英國國籍,因為按照咱們國家的法律就是這樣的,過了5、6年你就可以拿到英國國籍。你就算倫敦人。但是老外在北京還是老外。
采訪:中國也有很多北漂的,北漂也不容易,去別人的城市,學別人的文化,北京很多外地人,我是一個洋北漂,我覺得自己心態(tài)還是挺好的,我可以說比較驕傲,做一個北漂也不容易。自力更生,自己到別的國家生活。學習文化,開公司是一個比較牛的事。
解說:江森海把自己稱為洋北漂,但他并不覺得漂泊,北京讓他有“家”的歸屬感。
采訪:我做不了一個正式的北京人,我還是一個老外,但是我心里覺得北京是我家。我老婆在這認識,孩子在這生的,我在這開公司。其實是我一半的生活,我現(xiàn)在38歲 在這19年,差不多一半時間。我心里覺得這是我家。我的生活、公司、朋友、家人都在北京,我不想離開這。到退休還是會留在這。
解說: 把家安在北京,把愛留在北京,在北京還有很多和江森海一樣的“洋北漂”,他們可能被這里的文化吸引,可能被這里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吸引,可能只是喜歡這里的某個胡同,某種性格,最終他們留在了北京,成為這里的一員。
字幕:據(jù)統(tǒng)計,在北京生活和居住的外籍人士大約有1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0.63%,預計到2020年在北京居住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將有望達到60萬人,將占到常住人口的3%以上。
(編導 閆欣雨 攝像 相玉祥)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