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年02月09日 17: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隨著車馬師一聲吆喝,鞭響鼓鳴,策馬揚蹄。激昂的鼓樂聲、奔放的馬蹄聲、悅耳的鈴鐺聲匯成一片,恰似鐵蹄洪流,浩浩蕩蕩,所向披靡。這就是每逢重大節(jié)日,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一項必不可少的民俗表演——馬拉鼓車。
由騾馬車和鼓樂表演相結合的民俗表演馬拉鼓車,是一種獨特的民間鼓樂形式。30多匹毛色、體型一致的騾或馬,頭系紅綢花領,脖系鈴鐺,背豎兩面小戰(zhàn)旗。裝飾華麗的車上配有5面大鼓和鑼、鈸、镲等各種樂器,樂手乘坐在車上奏樂。20位馬夫揮鞭趕馬,馬車行進途中,寓意五谷豐登的5面大鼓不停轉動,如梅花盛開。
【同期】馬拉鼓車表演負責人 張新旭
(人們)都是來看馬拉鼓車的,用車拉就不好看了。選馬都得好馬,個兒大,精神要好。顏色都要一樣,都要好的,馬戴著鏡子紅綢辟邪。
【解說】馬拉鼓車源于山西運城一帶,由古代戰(zhàn)車演變而來,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相傳李世民曾率兵駐扎于此,擂鼓助威能起到振奮士氣的作用。馬拉鼓車表演中鼓聲震天,氣勢恢宏,重現(xiàn)了昔日練兵的風采。明末清初,馬拉鼓車逐漸成為民眾慶豐收、祈年成的一種鼓樂形式。馬拉鼓車中以梅花鼓最為威武。
【同期】鼓手 王映雪
我們新絳陽王鎮(zhèn)是一個鼓樂之鄉(xiāng),當地從小孩到老人都喜歡大鼓表演,特別是每個節(jié)日都會慶祝。梅花鼓能轉起來,所以我們每個演員坐在上面或站在上面,都有固定的安全帶系上。腳上有固定的(帶子),腰里也有,保障人員的安全。
【解說】歷經兩千多年,馬拉鼓車因場面壯觀、振奮人心,已成為當地民俗表演活動中的重頭戲。通過一次次演出,有越來越多的愛好者投入到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中。
【同期】山西省新絳縣陽王鎮(zhèn)文化站站長 梅英俊
申報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后,我們還要向省級、國家級申報。我們一定要將馬拉鼓車傳承下去,培養(yǎng)更多力量的年輕人學這個東西。
記者 王惠琳 山西運城報道
責任編輯:【羅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