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渭水孫女蔣建春:紀念臺灣光復 深植中華文化
臺灣"省政府"紀念光復62周年活動縮小為音樂會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劉舒凌)二十五日,居住在北京的臺胞、臺商和臺灣學生與各界人士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一場座談,回憶臺灣民眾抗擊外敵的歷史,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二周年。
歷史上的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在臺灣省臺北市中山堂,日本委任的最后一任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向中國代表陳儀遞交降書,日本侵略者五十年殖民統(tǒng)治宣告結束。
這一天也成為了臺灣光復節(jié)。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臺盟中央名譽會長張克輝二十五日在一篇題為《讓歷史見證未來》的講話中回顧,一八九四年,日本發(fā)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zhàn)爭,逼迫清朝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從中國割占臺灣及澎湖列島。
他說,臺灣淪陷尤其是臺灣人民心中的傷痛,臺灣詩人丘逢甲在《春愁》詩中寫“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就體現(xiàn)當時民眾的國愁家恨。
在日據(jù)五十年里,臺灣同胞在前期有武裝抗日,后期進行反“奴化教育”、反“皇民化運動”的政治抗日,持續(xù)沖擊侵略者殖民統(tǒng)治。
張克輝表示,日本侵臺五十年間推行殖民化政策,意圖泯滅臺胞的中華文化意識,改變民族國家認同,以永久霸占臺灣;但歷史上,這種做法不過是徒勞。
曾親歷臺灣光復時刻,張克輝描述當時情景:全島數(shù)百萬人游行慶祝,鑼鼓動地、爆竹喧天。
全國臺聯(lián)會長梁國揚在會中表示,有六十五萬臺灣同胞在抵抗日本殖民者殘暴統(tǒng)治的斗爭中犧牲,另有五萬余人在祖國大陸參加八年抗戰(zhàn),比如活躍在江浙閩、以李友邦為隊長的臺灣抗日義勇隊,影響力較大。
他說,臺胞五十年抗日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重要部分。
島內(nèi)“臺獨”分裂勢力近年來宣揚“中日戰(zhàn)爭與臺灣無關”,宣揚日本對臺灣殖民統(tǒng)治是“正當?shù)摹、“美好的”,梁國揚說,這是“對流血犧牲的臺灣先烈的極大褻瀆”,理當遭到譴責。
此次座談由臺盟中央與全國臺聯(lián)主辦。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常務副部長朱維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鄭立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等約百人出席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