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9日電 白先勇創(chuàng)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如今已經為不少人所知曉。這位出生于桂林、畢業(yè)于臺灣大學的作家,于《牡丹亭》演出百場之際,在臺灣《聯合文學》2007年6月號上發(fā)表了自己對于《牡丹亭》及其演出的感想。
文章摘錄如下:
青春版《牡丹亭》自二○○四年臺北首演以來,三年間已上演九十九場。北京展覽館劇場五月十一至十三日是青春版《牡丹亭》第一百場盛大紀念演出。青春版《牡丹亭》自臺北出發(fā),巡演遍及兩岸四地、大江南北,遠渡重洋至美國西岸,觀眾人次達十五萬。九十九場幾乎場場爆滿,創(chuàng)下昆曲演出史的紀錄。
當初制作《牡丹亭》并定性為“青春版”是本著幾項宗旨。
其一:近年來昆曲舞臺演出逐漸老化,與現代劇場審美觀念產生了距離隔閡。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便是企圖將昆曲古典美學與現代劇場接軌,在昆曲的傳統基礎上,適當的融入現代審美法則,創(chuàng)造出一出既傳統又現代的昆曲經典范例,以喚回曾經有過輝煌歷史“百戲之祖”的青春生命。
其二:昆曲傳承存在著嚴峻的斷層危機,第一線的昆曲大師們都已屆退休年齡,如不趕緊將他們的絕活傳授給青年演員,昆曲便面臨失傳的危險。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便是希望借著排練一出昆曲經典大戲,將昆曲大師張繼青、汪世瑜的藝術傳給“蘇昆”的青年演員們,使“傳”字輩老師傅們正統、正宗、正派的昆曲表演傳統,讓青年演員們在舞臺上繼續(xù)發(fā)揚下去。
其三:《牡丹亭》是一首贊頌青春愛情的生命謳歌。演出啟用與劇中人物年齡相符,形貌俊麗的青年演員擔綱,不僅給原著帶來青春活力,也是希望能吸引年輕觀眾,走進戲場。表演藝術,沒有青年觀眾便沒有生命前途。這三年來,青春版《牡丹亭》曾在以北京大學為首的近二十所兩岸三地以及美國西岸的名校巡回演出,獲得廣大青年學子的熱烈喜愛。
其四:二○○四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評鑒“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被榮薦為代表杰作并列為十九項世界文化遺產之首。自此,昆曲已經國際化,成為全人類共同享有的文化瑰寶。
經過三年九十九場的巡演,當初制作青春版《牡丹亭》設定的目標已大致達成。昆曲當今已不是無人問徑的冷門藝術,尤其在大學生中,觀賞昆曲甚至變成了一種參與高雅文化的慎重儀式。北大學生在百年紀念堂看完青春版《牡丹亭》后在網上這樣寫道:“現在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看過青春版《牡丹亭》的,一種是沒有看過的。”
二○○四年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首演,座談會上有一位臺灣政治大學的女同學鄭重地稱:“看了青春版《牡丹亭》,我感到做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我對那位女同學不禁肅然起敬,在臺灣,我很久沒有聽到大學生如此發(fā)自肺腑的嚴肅話題了。在青春版《牡丹亭》千山萬水一路巡回百場的過程中,最令我感動的一些場面,是在一些大學演出,無論在北大、北師大、南開、南京大學、同濟、蘇大,或者在臺灣的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每次演完謝幕,總有數百青年學子,一擁而上,圍住前臺,歡呼喝采,不停的替男女主角照相,直到深夜十一時,全場觀眾仍然依依不舍離去,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在煥發(fā)著異樣的光彩,這些與中華傳統文化久已疏離的青年學子,似乎都經過了一場古典美學的洗禮,在精神上得到了升華。是青春版《牡丹亭》中的“美”與“情”兩股文化救贖的力量感動凈化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心。青春版《牡丹亭》戲美、人美、詞美、歌美、舞美,以美傳情:“情真”、“情深”、“情至”是昆曲的古典美學與湯顯祖的《牡丹亭》的有情天地最后征服了十五萬中外觀眾。
二○○六年青春版《牡丹亭》美西之行是海外宏揚昆曲的一大勝利。美國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舊金山紀事報、洛杉磯時報,都大幅報導并有劇評,美國文化界、學術界對此次演出的重視,亦屬少見。加大柏克萊校區(qū)馬上開設昆曲課程,把昆曲當為世界性的歌劇來研究。在美國演出,另一動人場面是當地來自世界各地的華僑,觀賞青春版《牡丹亭》時,情緒之熱烈激動,超過兩岸三地,許多觀眾熱淚盈眶,一股民族文化的鄉(xiāng)愁羼雜著民族的自尊及驕傲,令人悲喜交集。在那一刻,各地的炎黃子孫,都為在國際臺上那出代表中國文化的“百戲之祖”大放光芒而感到無比的自豪。一百場后,青春版《牡丹亭》將繼續(xù)走向世界舞臺,明年將往歐洲,在倫敦上演,再轉荷蘭參加阿姆斯特丹的藝術節(jié),將昆曲之美,帶到西方文化的重鎮(zhèn)去。
青春版《牡丹亭》能在三年中演一百場,而且場場成功,是得天佑,得人助,是由于許許多多幕前幕后的熱心人士無私的貢獻,由于他們的善意、愛心、熱忱,以及對中華文化復興的使命感,在人力、智慧、藝術,以及資金的大量挹注,青春版《牡丹亭》才得日漸茁壯,不停巡演,不致中途失敗。
作為青春版《牡丹亭》的代言人,對于這些熱心人士,我只有由衷的感激,他們對青春版《牡丹亭》的殷殷期望,也使我更感到責任重大。復興昆曲是一條漫長艱難的道路,只有政府與民間的力量共同擔負,才有可能達成。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只是一個開端,希望這不僅是昆曲劇種振興的契機,亦是中華文藝復興的先兆。我不相信一個曾經擁有輝煌文化傳統的民族,會任由自己的精神文明長久衰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