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會不會成為亞運會歷史上金牌最少的主辦國呢?之前奪金最少的主辦國是1962年的印度尼西亞和1970年的泰國,各得9枚金牌,而卡塔爾在之前的亞運會中最多也就奪得過4塊金牌。
“冤大頭!”如果要以我們過去普遍的運動會價值觀,這三個字送給多
哈人絕對準確;诉@么多美元,東道主得到的金牌卻寥寥。還有另外一條看起來很“冤大頭”的消息,那是昨天當?shù)刈畲笥⑽膱蠹垺逗硶r報》登的:卡塔爾政府從今往后將支付巴勒斯坦教育部4萬多名員工的工資,每個月要開支2250萬美元。在旁人看來,卡塔爾盡管有錢,但有錢也不至于這樣“燒”法。花了28億美元辦亞運會,然后看著別人奪金牌。這就像個土財主夫人,在家里搞個沙龍,請來一群文人雅士高談闊論,卻讓家里那個奮斗了大半輩子、剛剛洗腳上田的男主人感覺自己是個下里巴人,羞得難以啟齒。
要搞清楚這個話題,就得弄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k亞運會?卡塔爾承擔著一個橋梁的角色,一邊為阿拉伯世界的團結(jié)和崛起努力,另外一邊又在促進著阿拉伯世界向國際開放?ㄋ栔Ц栋屠账固拐墓べY,屬于前面一個角色;他們投入巨資舉辦亞運會,則是后面一個角色。他們舉辦亞運會,并非是看著金牌的分上,成績對于東道主來說只是個附屬品。
多哈人想要的金牌他們已經(jīng)拿到了——一場絕無僅有的開幕式,那盡管不能說明他們的藝術(shù)造詣,但至少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他們的雄厚國力。雅典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加起來也就花了8000萬歐元,人家卡塔爾人開幕式就花了近2億美元。把亞運會當成奧運會來辦,多哈人舉辦這次盛會只不過是想告訴全世界,他們有這個實力。
舉辦奧運會、亞運會這樣的綜合性運動會,背后往往附帶著非常豐富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內(nèi)涵。盡管之前很多主辦地都深明此道,但這次的主辦國卻完全不要象征意義的金牌,而是直接尋求運動會背后的綜合效益。這樣來看,他們倒真不是“冤大頭”。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張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