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香港娛樂圈好比一個已經(jīng)煮了很久的火鍋,70年代末開始翻滾,80年代沸騰,90年代燜鍋,到了如今已是微火清湯
★ 本刊記者/孫冉
2002年,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性工作者阿金用一個晚上講述了她的前半生。她的前半生發(fā)生在香港的歡場,在一次次冰冷的性交易中卻道出了那個彈丸之地的人間溫暖。故事不乏世俗色情,卻真實、積極、勵志。
這個杜撰中的香港女人是導演趙良駿《金雞》里的主角,之后成了香港人心中的精神偶像。她身上折射出的樂觀精神,也被反復引申為所謂“香港精神”。
這個精神既存在于想像中,又折射于每個港人身上,如果有,那即是:不逃避世俗,也同樣不放棄樂觀、積極。影片中,阿金用身體的態(tài)度迎合時下的胃口;影片外,香港人不停地轉換著姿態(tài)迎合著時代的節(jié)拍。
導演趙良駿用130分鐘,講述了香港人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這個現(xiàn)實50年不會變——世俗或干脆說是低級趣味,是香港人(更是香港娛樂圈)無法逃避的深層結構,但其表層卻呈現(xiàn)了樂觀、積極與主動。
2007年,香港回歸十周年。
趙良駿用新片《老港正傳》講述了另一個香港人內心的世外桃源。一個叫老左的港人,在香港做放映員,邊緣得不能再邊緣。他一輩子愛著北京天安門,卻只在夢里去過。他和阿金不同:他內心崇高、徹底排斥世俗,他的生活態(tài)度是承受而不是迎合。他和他的老婆像一雙筷子品味著香港40年來的酸甜苦辣,后來他的兒子帶著他的夢想“和另一支筷子”回到大陸去品味西部大開發(fā)。
老左這樣的人,被隱喻為那些追求個人境界與道德的人,他們排斥時下流俗與香港社會格格不入,時刻愛國且時刻有著美好堅持。
影片以一曲《星光伴我心》收場,情緒深陷香港娛樂圈對當年星光燦爛的流連,還有一去不復返的無力感。這種感覺用導演趙良駿的話說是“消逝”,一種無法改變的消逝,像沙漏一樣無法逃避。
在采訪中大多數(shù)香港的娛樂人惋惜著這種“一去不復返”。
事實上造成這個局面的不是別人,正是香港人自己。文化評論人林奕華說,香港人如果不是那么功利和反智,情況原沒有現(xiàn)在這么糟糕。在他看來,所謂的“香港精神”,就是不斷地迎合時流的精神,香港娛樂人自己完成了逐漸消逝的這個過程。而且態(tài)度始終樂觀、積極。
一邊迎合一邊消逝
香港著名戲劇人林奕華這樣描述當下的香港娛樂圈:已經(jīng)煮了很久的一個火鍋,雖然有新的東西加進去,但根本不足以把那些已經(jīng)蒸發(fā)了的東西填補回去。
這口鍋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翻滾,80年代沸騰,90年代燜鍋,到了如今已是微火清湯。
如今的香港人都還在津津樂道過去的黃金十年,那時香港作為亞洲的好萊塢,除了本港票房,還坐擁臺灣、東南亞和日韓的大量投資。
那時香港電影好賣到,只看明星,黃金萬兩的地步。片商只要看到有明星加入,鈔票就滾滾進來,全然不看你有沒有劇本,導演是誰。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整個80年代,電影的精彩通?棵餍莻人的耍寶來支撐,由此捧紅了一批最早期的以周潤發(fā)為代表的巨星。
傳媒人查小欣描述,那時候香港電影的周末午夜場火爆到周三票就已經(jīng)售完,看完全程打不到車回家。后來,午夜場好著好著就沒人看了,直至午夜出租車排著好長的隊。
以當時的龍?zhí)籽輪T周文健為例,1986年,剛入行的時候他一年收入不超過10萬港幣,到了90年代最初的幾年,他跑龍?zhí)滓荒昃湍苣?50萬港幣。那時候,香港的藝人封閉得要死,只知道有香港,臺灣、新加坡的藝人根本混不進來,內地只知道一個鞏俐、張藝謀,一年上一次香港娛樂頭版。
從依靠明星來支撐整個電影工業(yè),到不注重明星個性,淪為簡單的賺錢工具,香港明星的地位也自此貶值。
之后,市場急轉而下。影人普遍認為,禍端是東方不敗。
1993年,由林青霞主演的《東方不敗》勁收票房,賣火了東亞市場,賣到了歐美。也引起市場的跟風,各電影公司連環(huán)開拍《東方不敗》的系列,單是那一年就有7部。造成南郭泛濫,質量急跌,加上其他爛片,一下子讓外埠市場惡心了。自此不再盲目認星給錢,不敢買這系列、那系列。
這直接導致了電影投資市場的資金短缺,沒有錢難為無米之炊,香港電影開始日頭朝西。
此時,日韓的本土電影開始崛起,加之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投資者看不到香港電影的賺頭,也都棒打鳥獸散了。
周文健入行時正趕上最好的時候,雖只跑龍?zhí),卻經(jīng)常和明星混跡在一起。那時做電影的有班子之說,如成家班和洪家班,制作包圓,合作融洽。而如今沒人投資了,班子散了,大家只好散兵游勇式找活。
同樣,很難再有一部高投入的電影只為捧單個明星,多國聯(lián)合的群星才能引來多方集資。
從星相上看,自2002年開始,香港娛樂圈大星隕落,羅文、張國榮、梅艷芳、黃謝世,人們驚呼一個時代去了?勺源嗽僖矝]等到新星鵲起,娛樂圈中人才流失,青黃不接的現(xiàn)象才被人看到,事實卻早已如此。
1997之前,香港人心浮動,娛樂圈中做得最有名的一批人開始各奔前程。周文健回憶,那時身邊的圈內人就有5%~10%的有錢人毅然離開,要么去好萊塢發(fā)展,要么干脆去加拿大養(yǎng)老。
前不久,香港國際影視展公布了由參展商、買家投票選出的最具票房價值香港男女演員和導演,榜上有名的明星依然還是梁朝偉、張曼玉這樣的“老面孔”。
導演爾冬升早就預感到香港明星存在的斷層,“很多人才都紛紛流失到外面去了,電影界要想辦法多給這些有才華的人一些優(yōu)惠條件,讓他們留在本地。”
80年代末,第一代明星譚詠麟和梅艷芳表示不再拿獎。查小欣評價,其實這是個很漂亮的說法,既是為了給新人空間,其實也是一個完美的謝幕。因為他們已經(jīng)霸占歌壇太久了。而如今這種情況在現(xiàn)在音樂頒獎禮上依然可見,所謂老臉長青。
1997年后,唱片業(yè)遭受了滅頂?shù)臎_擊,這既有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也有當時內地知識產(chǎn)權保護的不足。許多藝人對于領獎開始不感冒,因為以前獲獎與銷量有關,張學友獲獎了,那時唱片能賣上百萬張,現(xiàn)在卻只賣15萬張。所以很多藝人的公司都會考慮出席是否值得,因為還要花費化妝及衣服的錢,而且很多時候藝人都在內地做宣傳也根本無暇回來。
如果說香港娛樂圈有三代明星的話,前兩代多以演戲而走紅,如周潤發(fā)和劉德華,均是從無線培訓班出來,先演電視后從電影中攀紅。而到了第三代謝霆鋒,則多是以唱歌發(fā)家。雖然如今的唱片業(yè)早已不景氣,但通過打歌宣傳的方式還是推出新人的最快方式。英皇星藝文化公司的行政總裁徐巖告訴記者,如今造星的過程已與造產(chǎn)品無異,推出新人,歌好不好無所謂,要的是知名度,人紅了再做演出和代言人,錢就來了。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