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飽含寓意卻主觀杜撰的影片,都沒有給觀眾及影壇留下多少可書之處,也逐漸淡出大家的記憶。
讓陸川對《南京!南京!》尤為自信的,是影片里每一個主要的中國人角色都有原型出處,包括那個最后活下來的小豆子!翱赡芪冶纫倪@個題材的其他中國導演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看了特別多的日本兵日記!
“在《南京!南京!》里,從主角到那一張張沉默的中國人的臉,我特別想讓觀眾能夠去凝視他們一次。從攝影、美術、化妝到服裝等部門,在對待群眾演員的造型上,給予了他們和主演一樣的對待! 為了讓每一個個體都是鮮活而獨立,陸川對服化的要求是:每一張臉都不一樣,每一件軍服都有細微的差異!爱敃r選了二百多人,每個人都做造型,再拍照片,下次按照片來做造型!
從電影里,也很容易地看到導演的這個創(chuàng)作意愿,不論是主角陸劍雄、小豆子,還是在被集體屠殺時,那些沒有一句臺詞的中國士兵們;不論是妓女代表小江,還是一個個主動站出來去做慰安婦的南京的年輕女孩們……陸川都毫不猶豫地推給特寫,把他們放大、停留在巨大的銀幕上,也逼迫進了每一個觀影者的記憶。
“這一點很難達到,也很累。”陸川說。
被放大的“抵抗”與“救贖”
其實,屠城下普通人的臉孔,在2007年更真實地出現(xiàn)在美國導演比爾·古登塔格拍的紀錄電影《南京》中,只不過親歷者們講述的依然是大家曾聽說過的燒殺砍奸,盡管喚起了憤慨與記憶,卻沒有太激動。
更早前,美麗的華裔女性張純如,1997年以一本《被遺忘的大屠殺——南京暴行》,就將中國人在1937年南京屠城中的個人記憶,公示于眾,并將其帶入了世界戰(zhàn)爭史的公共記憶之中?善届o而翔實的記錄,在當時,也只是引起了學界和媒體的熱議。
在充滿屠殺和血淚的史料中憋了一肚子氣的前退役軍官陸川,絕對也不愿只是“平靜而忠實地”記錄歷史。“70年了,我們還以一個弱者的姿態(tài)聊這事兒就太傻了”。
劇本第一稿中,寫的就是一個個中國人不同的抵抗故事。隨著拍攝過程幾經易稿,最終,《南京!南京!》定位在“五個中國人是怎么救自己,看日本兵是怎么崩潰的”。
讓陸川有信心拍“中國人的抵抗史”,同樣來自中國以外的日記記載。一名日本士兵在日記中講到,一日本小分隊進入南京之后,發(fā)現(xiàn)一個德式坦克停在大街上,待他們一過去,從坦克里面突然伸出一架機關槍嗒嗒嗒將這小隊全射倒,最后日本的大部隊進來將他們包圍住,盡管坦克里已經沒彈藥了,日本人還是不敢上,最后澆上汽油把反抗者活活燒死在坦克里。另一個士兵在日記里提到他看到的“街頭巷尾的冷槍”的事情……
而在拉貝和魏特林的日記里,陸川也發(fā)現(xiàn)了“大批的新鮮的東西”。他們都記錄下同一件事:今天日本人到難民營要妓女,說你們這兒有沒有妓女我們要帶走。拉貝在日記里寫著“我們讓他們帶走了”;而魏特林的日記里說“有些妓女主動站了出來,我就讓他們帶走了”。這個事情在金陵女子學院陳瑞方老師的日記里也有記載。
正是這些甚至僅只言片語的描述,讓導演確定,這個戲在中國人這一方面有做頭了。他開始相信,中國人走到今天,一定是有一些東西在支撐這個民族去生存的。
于是,有了影片最重要的兩個段落:中國軍人在巷戰(zhàn)的堅強抵抗,和難民營里妓女以身體拯救同胞。
在完片之后,陸川喜歡以“坐標”來定義這部嘔心創(chuàng)作的影片,“意味著可能從這部電影開始,中國人再說起這段歷史時,能夠記起一張張生動的面孔,即使在黑暗的時候,他們也不曾被黑暗吞噬……”
盡管30萬血腥屠殺的真實圖景也被導演有心地安排在電影敘事中,可是的確,每一個看完電影的人,都深深地記住了那些引以為驕傲的中國人的臉:軍人陸劍雄的堅毅眼神;妓女小江在教堂里伸向空中的手,她走向日本軍營時的回眸甚至帶著圣潔的光;唐先生在死亡前對屠殺者說“我太太又懷孕了”,臉上是驕傲和滿足;教師姜淑云,為了多救一個中國男人,她的美麗定格在最后的尊嚴中;而生還后小豆子的笑,帶給人們生命的希望……
陸川記錄了那座瀕死之城下,普通甚至卑賤的他們,在生命無選擇的最后時刻,畫出的人生暗夜里最絢爛的那道弧線。
可是,這些原型可考的中國臉孔,代表了那段歷史的真實氣質嗎?
讓人郁悶的真實歷史
電影的主打海報中,以劉燁為中心的軍人們手挽著手,堅毅的面龐上刻著眾志成城的決心,海報的上端赫然印著“我們依然活著,因為我們一直在抵抗”。
這是個很能夠挑逗起國人熱血的畫面設計,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卻充滿著反諷。
1937年11月20日,日本軍隊從上海逼近南京,國民黨政府發(fā)表遷都重慶的通告,南京陷入一片混亂。以唐生智為司令的南京衛(wèi)戍部隊陸續(xù)匯集了15萬人保衛(wèi)首都。
12月7日凌晨,蔣介石夫婦乘飛機離開南京往江西。一兩天后,國民政府的軍政要員、市政府要員們,也全部從南京撤離。
12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南京守軍撤退。
12月12日,日軍主力猛攻雨花臺。中午,雨花臺陷落。下午2時,中華門被攻陷。下午5時,唐生智見大勢已去,宣布放棄南京,自己倉促地離開南京。
電影一開場,就描述了國民黨守軍那段尷尬的棄城。以陸劍雄(劉燁飾演)為首的誓死守城官兵,手挽著手試圖阻止棄城逃亡官兵,并與之展開肉搏戰(zhàn)。
12月13日,南京淪陷。屠城隨之展開。
14日清晨,日軍的坦克車、炮隊、以及各種車隊進入了南京城,繼續(xù)屠殺四處逃散的難民。下午,又打開挹江門、和平門,將屠殺行動的范圍擴展到了城外。
現(xiàn)實歷史中,手無寸鐵的市民和剛從戰(zhàn)場潰敗的官兵,面對執(zhí)行“大屠殺”命令的日本軍隊,他們可能有的抵抗和不屈行為,很難給日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太多發(fā)揮空間。
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陸川承認,“我在看這些史料的過程中,基本上是沉浸在黑暗中,你看到的是虐殺虐殺,強奸強奸,反抗就是集中在紫金山保衛(wèi)戰(zhàn)那段時間。12月13日南京陷落之后,你發(fā)現(xiàn)基本上整城的中國士兵和百姓就順從地被驅趕著。當時看到這些,真的是覺得巨郁悶!
陸川說,還有好多史實他想拍而“沒法拍”,比如“講漢奸怎么救中國人,講國民黨怎么救中國人,講維持會怎么往難民營里運大米,運青豆。這些歷史你們不知道,都是中國人怎么救自己的……”即使如此,那些中國人“自救”的故事,依然“真的是鳳毛麟角”。
但是導演還是非常希望能寫出一些自我拯救的故事!拔蚁M蚰暇┑母咐相l(xiāng)親,向全國的觀眾傳達這么個觀點:南京是一座抵抗之城。1937年的南京絕不是屈辱之城,南京一直在抵抗!痹陔娪靶麄鬟^程,陸川激昂的情緒在講述中升級。
而“拯救”與“抵抗”,更多地只是導演的一種創(chuàng)作態(tài)度與期望。
電影《南京!南京!》的英文名為“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而影片實際表達的,是“死城下的生機”。那里沒有生,只有求生的人。電影里,除了離開的唐夫人及她腹中的孩子,和最后因導演靈感乍現(xiàn)得以存活的小豆子,之前展示的所有美好,都被逐一擊碎,都破滅了。
陸川說,他覺得拍電影最快樂的,就是它是一個受教育的過程,在看書的過程中他真是去學習了,“對于南京大屠殺,其實我是個無知的人,但是這些書,這些資料放在一起的時候,它們開始形成了自己的一個邏輯,形成自己的一個史觀,開始刺激我,豐富了我,壯大了我!
可是電影也需要導演更多的“反哺”。
2001年,68歲的法國導演波蘭斯基,開拍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電影《鋼琴師》,講述的是一名猶太鋼琴師如何在二戰(zhàn)中幸存下來的故事。影片真實而殘酷,波蘭斯基曾表示,從1960年開始拍電影起,似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為這部電影做準備!朵撉賻煛吠顿Y達3500萬美元,也成為世界電影史上偉大的作品。
1993年,47歲的斯皮爾伯格完成了《辛德勒名單》,他為此準備了10年。這部迄今制作最昂貴的黑白電影,耗資2300萬美元,這也是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黑白電影。黑白影像中,那個象征生命反襯戰(zhàn)爭殘酷的紅衣女孩,成為電影史上不可逾越的經典符號。
2009年,38歲的導演陸川,歷時四年,以7580萬人民幣完成他的第三部電影《南京!南京!》時,他的導演生涯剛剛走過8年。他的創(chuàng)作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5歲!
(任國源對本文亦有貢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