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深問丨成中英:回答“梁漱溟之問”,這個世界會好嗎?

分享到:
分享到:

東西問·深問丨成中英:回答“梁漱溟之問”,這個世界會好嗎?

2022年10月10日 20: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回答“梁漱溟之問”,這個世界會好嗎?

  ——專訪著名哲學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成中英

  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1918年底,學者梁濟問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比旌罅簼逗员M,其后整個20世紀,中國與世界幾乎都在動蕩巨變中度過。

  百余年后的今天,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烏克蘭危機更將亞歐大陸拖入動蕩邊緣?!斑@個世界會好嗎?”再次成為時代之問。

  “在中華文明的現代進步與道德影響力下,這個世界可以變得越來越好?!蹦杲胖鹊膰H著名哲學家、“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成中英先生日前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時指出,中國既有儒家的“仁心”,又有道家的“道心”以及法家的“信心”,能夠對世界繁榮發(fā)展產生可觀的影響力和轉化力。這樣的世界顯然會更好的。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怎么看百余年前的“梁漱溟之問”?在國際局勢復雜多變的今天,您認為這個世界會好嗎?為什么?

  成中英:梁漱溟在五四時期接觸到西方文化。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他認為人的生活態(tài)度有三種,構成三種人類文化,即西洋文化、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第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把人生的意欲投向未來,盡量求其滿足,因此建立了科學與民主。兩者可以通向未來的開放社會,這就是西方文化的意欲。中國文化則致力于調整自我的意欲,改變自我以適應環(huán)境,以達到平和的生活目標,安于現狀,不思改變。印度文化是人類“最后的出路”,目的是根本消除人的意欲。因此不必設計未來,也無需刻意適應環(huán)境,而是取消自己的意欲,回歸到一個根本的寂靜生活,以至永遠?;谶@一理論,梁漱溟對父親梁濟的回答,顯然是:中國人不能走印度的路,但卻需要向西方學習,面對未來生活。他說“世界會逐漸變好”,是有理論基礎的。

桂林博物館《這個世界會好的——梁漱溟先生生平圖片展》。歐惠蘭 攝
桂林博物館《這個世界會好的——梁漱溟先生生平圖片展》。歐惠蘭 攝

  但這個回答對梁濟來說,只是一種絕望。他看到西方的強勢文化,而中國還不知道何時才能恢復舊觀,當時的生活只是茍且偷生,不具任何意義。他所看到的只是既要放棄未來,又必須放棄現在,還不如立刻選擇走“印度之路”,以消除自己一些可能的盼望。因此聽完梁漱溟的意見之后,梁濟決定自殺。這顯示他已經深思這個問題,而且同意其子的看法,只是他已沒有任何興趣來等待那個未來的日子。

  梁漱溟和他父親不一樣,認識到中國文化本身的價值,既可以發(fā)揮西洋的未來精神,也可以保有深度內在超越的心境,可以繼續(xù)奮斗。再者,梁漱溟對儒學的認識也很深刻。他看到儒學以及中國文化的韌力與潛力,因此深信未來是可能變好的,只要有一番努力,就有一番收獲。

梁漱溟曾用過的硬木寫字臺。歐惠蘭 攝
梁漱溟曾用過的硬木寫字臺。歐惠蘭 攝

  這個世界會變好嗎?我認為,本質上可以變好。因為世界本身的存在和人類的存在是一體的,人和人之間的彼此關聯也是自然和真實的,問題來自于人自身的缺陷。由于不能知己也不能知彼,更由于不理性的“恐他”心理,以及歷史上一些錯誤認知所形成的習慣,人們制造了自身的問題。這個世界因此不可能自動變好,而在于人和人之間的共同努力。

  我們也不能把變壞的責任完全歸之于一個方向。的確,西方人喜歡戰(zhàn)爭,自私逞強,這是歷史事實。就中國人而言,我們該要有一種能力,來消解西方人的逞強態(tài)度和自私心理。一旦這種理解建立起來,世界就會變好。一旦這種理解消除,西方也可能變色不認人,不但破壞環(huán)境,也將以對方為敵,戕賊生命。因此,即使是較好的發(fā)展,也要注意其可持續(xù)性,從一個長遠的眼光來防止突變。

  當然就當前情況來看,21世紀從開始到現在20多年并不太平。首先這是中國復興的時代,也是西方對中國不滿的時代。中國的成功激化了西方人的懷疑和敵意,造成對中國統(tǒng)一的威脅。其實中國統(tǒng)一對他們并不一定帶來害處,反而有很多可以想象的好處??墒怯捎谖鞣饺吮旧淼牟蛔孕?,產生了對中國的負面態(tài)度。這是西方人的不幸,也是世界的不幸,當然也是中國人的不幸。因為這種態(tài)度也影響到中國人的生存、和平與發(fā)展,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剝奪了中國對世界作出貢獻的機會。只有中國不斷強盛,民眾文化心理不斷變強,才能安頓西方人的焦慮和疑心,進而共同實現對世界的積極建設,對宇宙空間的積極探求,為人類長久的幸福作出貢獻。

  作為一個站在時代前沿的古老國家,中國能夠自給自足,更有余力維護弱小的民族。中國既有儒家的“仁心”,又有道家的“道心”以及法家的“信心”,能夠對世界繁榮發(fā)展產生可觀的影響力和轉化力。這樣的世界顯然會更好的。但由于20世紀的痛苦教訓,中國也必須警覺這是一個危險的世界,隨時面對它的突變,發(fā)揮強大的平衡作用,這是人們可以期待和依靠的。在中華文明的現代進步與道德影響力下,這個世界可以變得越來越好。

2022年9月7日,施工中的印尼雅萬高鐵,這是“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標志性項目。王增堃 攝
2022年9月7日,施工中的印尼雅萬高鐵,這是“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標志性項目。王增堃 攝

  中新社記者:人類社會正面臨傳統(tǒng)安全威脅的回潮,如烏克蘭危機;也面臨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的上升,如疫情、極端天氣等。您認為中華文明能為人類克難發(fā)展提供哪些借鑒?

  成中英:面對當代各種環(huán)境及疫情的變化,中國人有能力去解決問題,并能防患于未然,對任何已發(fā)生的自然事件,能沉著應付,更能走出困境。這種強有力的理性的平衡心態(tài),是古老的中國所特別具有的。

  就國家安全而言,俄烏沖突在很多方面影響中國,但中國人保持理性對待,從國家正義與世界和平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并未因與俄羅斯的特殊友情而支持其戰(zhàn)力,只希望俄烏雙方能和平解決問題,顧全大局,尋求中道,為世界局勢提供了一種穩(wěn)定的力量。至于疫情問題,中國迄今仍然是世界最能解決疫情問題的榜樣。因為中國人的哲學思考,總會從整體和長遠的利益著眼,不會因為當前的需要,放棄對根本問題的思考。這是中國的歷史文化智慧,也是中國哲學重視一勞永逸,杜絕后患的管理方法。一時的勞苦換取長遠的幸福,可說是值得的。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殘奧冬季兩項女子長距離-視障項目決賽上,烏克蘭運動員希什科娃(97號)在引導員的帶領下經過上坡賽道。侯宇 攝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殘奧冬季兩項女子長距離-視障項目決賽上,烏克蘭運動員希什科娃(97號)在引導員的帶領下經過上坡賽道。侯宇 攝

  此一態(tài)度也可用之于應對自然災害,即重視吸取過去的教訓,發(fā)揮更有效的治理方法。歷史上中華文明遭受自然災害的例子很多,但最后都能從經驗學習中獲取成功的智慧。中國傳統(tǒng)富有策略思考,在堅定意志下,最后都能夠克服時艱,可說已經有了一套解決問題的系統(tǒng)方案。

  更重要的是,中華文明中處變不驚、鎮(zhèn)靜應付變化的能力極為強大。中國人的文化傳統(tǒng)重視責任感,在實際災難中,往往能發(fā)揮人的剛強意志和群策群力的精神,進而不斷奮斗以達到消除困境的目標。因此無論對待自然災害,或人文危機,中華文明都能借鑒過去,面對未來,不屈不撓,永不放棄。認識到這種精神,就應對中國的處變能力具有十分信心。當然,中國還需要幫助世界,為人類共同的前途,主動提供幫助和關心??少F的是,中國以平等對待世界各民族。面對任何災害,中國都有能力主動參與治理行動,把世界聯系在一起成為一個生命的共同體,致力于消除種族歧視與種族斗爭。中國人本就樂善好施,一旦富庶起來,更將嘉惠天下,發(fā)揮平等精神,創(chuàng)造人類共生的幸福。這從來也就是儒學的初心,見之于儒家歷代的經典著述。

中老鐵路自2021年12月開通運營至今,在拉動跨國大宗貿易的同時,亦拉動了中老兩國沿線村莊的經濟,讓兩國民眾同乘“致富快車”。圖為2022年7月,游客在西雙版納曼掌村游覽。劉冉陽 攝
中老鐵路自2021年12月開通運營至今,在拉動跨國大宗貿易的同時,亦拉動了中老兩國沿線村莊的經濟,讓兩國民眾同乘“致富快車”。圖為2022年7月,游客在西雙版納曼掌村游覽。劉冉陽 攝

  中新社記者: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國家形態(tài)存續(xù)至今、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您認為在中華文明走向復興的過程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將發(fā)揮什么作用?

  成中英:中華文明的確是世界上唯一以國家形態(tài)自古存續(xù)到今的文明。這反映出中華民族自黃帝五千年前統(tǒng)一中原,要維持統(tǒng)一來發(fā)展文明,就自然且必須發(fā)展一個國家形態(tài)的制度存在。中華文明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就是國家的統(tǒng)一和文明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必須要思考的是,此一國家形態(tài)的文明過去有無變化,以及在一個現代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和調整這個國家形態(tài)的機制。這當然是一個形式和內容相互切入的問題。只有內容和形式密切貼合,才有強有力的生存能力,也才能面對時代的挑戰(zhàn),解決時代的問題,把時代的特征融入文明價值與國家形態(tài)的統(tǒng)一之中。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中華文明走向復興的過程中,我們須十分看重傳統(tǒng)文化中的智慧之道。這在《易經》與《尚書》中有充分說明,最主要的是要剛健自強、厚德載物,即在實際上嚴明教化,讓民眾認識德性的重要性。更要動員人民的智慧,來創(chuàng)造一個德義并重的政策和權威民主共存的生活形式。既依法治國,又以德治國,法和德不可偏廢,這可能是當前中國國家形態(tài)作為統(tǒng)一國家的方法所必須考慮的問題。正如孔子所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p>

北京市民在鐘鼓樓文化廣場上休閑健身。韓海丹 攝
北京市民在鐘鼓樓文化廣場上休閑健身。韓海丹 攝

  傳統(tǒng)的歷史經驗和儒家的道德教訓,對中華文明走向復興具有重大意義。但在此,國家發(fā)展的統(tǒng)一形態(tài)必須作為主要考慮對象。如果要做更一般性、更廣闊的文化復興條件的認識,我們就必須堅持傳統(tǒng)的歷史經驗,不只是文化道德與政治智慧,尤其需要推理了解和細致分析。對儒家強調的道德與禮制,更需要充分留意。歷史的教訓和道德的教誨,加上理性的啟蒙和教化的推廣與加深,也是不可忽視的基本要求,西方成功的改革經驗,自然也可納為參考對象之一。(完)

  受訪者簡介:

  成中英,1935年生于南京,祖籍湖北陽新縣。1955年畢業(yè)于臺灣大學,旋赴美留學,1958年獲華盛頓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63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專研易經哲學、儒家哲學、比較哲學、邏輯、形上學與知識論、詮釋學,是當代新儒學的代表人物?,F任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終身教授。擔任諸多世界名校客座教授與講座教授。創(chuàng)辦國際中國哲學會并擔任會長、國際易經學會并為主席、首創(chuàng)國際儒學聯合會,現為榮譽顧問。評選為唯一的華裔國際詮釋學研究院院士。1973年創(chuàng)辦英文《中國哲學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至今已五十年。

   主要著作超過35種,包含:《中西哲學精神》《C理論:易經管理哲學》《易學本體論》《成中英文集》四卷本、《成中英文集》十卷本、《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科學真理與人類價值》《知識與價值》《中國古典政治哲學發(fā)微》等。

【編輯:劉歡】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