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5月17日,時值“國際不再恐同日”。中國第一位在媒體上公開支持兒子同性戀的母親吳幼堅來到昆明,開展多場論壇,分享“同志”母親的心理歷程,呼吁社會正確看待同性戀。
上世紀90年,吳幼堅因為工作關系,對同性戀有所認識,當18歲的兒子忐忑地告訴她,自己是同性戀時,她坦然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并于2005年與兒子一同接受了電視采訪,公開表示支持兒子同性戀。
【解說】5月17日,時值“國際不再恐同日”。中國第一位在媒體上公開支持兒子同性戀的母親吳幼堅來到昆明,開展多場論壇,分享“同志”母親的心理歷程,呼吁社會正確看待同性戀。
上世紀90年,吳幼堅因為工作關系,對同性戀有所認識,當18歲的兒子忐忑地告訴她,自己是同性戀時,她坦然地接受了這個事實,并于2005年與兒子一同接受了電視采訪,公開表示支持兒子同性戀。
【同期】(吳幼堅):我有這樣一個良好的認識以后,我兒子就主動的向我出柜,他說清楚了以后,他是一個同性戀者,那時候他還不滿十九歲,我聽得很明白了,我覺得如果別人是同性戀我能接受,那為什么我的兒子是我不能接受呢,我沒有任何的理由不接受我的兒子,所以我就很快的當場就接受了。
【解說】整個講座,吳幼堅胸帶彩虹玫瑰,系著一條彩虹圍巾,臉上始終帶著微笑,絲毫看不出已66歲。無論是講座、論壇,吳幼堅都圍繞“親子關系與出柜”為主題,講述了她所幫助、開導過的“同志”的故事。他們中有的突破社會傳統(tǒng)觀念,獲得父母認同最終幸福生活,也有的無法承受社會壓力而選擇自殺。說到那些離開人世的同性戀者,吳幼堅哽咽了。她希望父母在對待同性戀子女時,可以更加理性,不要讓重重壓力把子女壓得喘不過氣。
【同期】(吳幼堅):我希望雙方有矛盾的時候,應該是能改變的那一方來改變,那很明顯就只能是家長改變觀念,家長改變觀念越早,親子關系就越親密,如果家長死死的不肯改變,那我會鼓勵孩子勇敢的做你自己,但是你也不要怨恨父母,你給足夠的耐心,最壞的打算就是父母真的一輩子都沒有接受,沒接受也沒關系,你就帶著這種遺憾,你還是要盡孝,你還是要養(yǎng)老送終。
【解說】吳幼堅被稱為“同志媽媽”,她認為現(xiàn)在所做的公益事業(yè),是出于一種責任。隨著同性戀這一社會少數(shù)群體逐漸被公眾了解,吳幼堅很欣慰,她希望社會能夠以科學的觀念看待同性戀。
記者 張珺 昆明報道
關鍵詞:
分類名稱:
CNSTV